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浙江市场监管局追回187件问题校服 企业已被处罚
 
2019-09-25 09:21:04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阮丽芳 记者郑铁峰)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儿童和学生的身心健康。近日,记者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今年4月起在全省部署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截至目前,共检查儿童玩具、学生文具、学生校服等重点产品生产企业1187家,检查商场、超市、批发市场2417家,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76次并实施行政指导、约谈257次,发现违法行为并立案173件,案值182.4034万元,已结案143件,罚没款164.1996万元。

据介绍,此次安全守护行动中,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与儿童、学生健康成长密切相关,且社会反映强烈、舆论高度关注的儿童服装、学生文具、学生校服、儿童皮鞋等产品,突出广大家长关心的安全指标和主要性能指标,部署开展了专项监督抽查。截至目前,全省共抽查四类产品324批次,发现不合格48批次,批次不合格率14.81%,其中夏季学生校服107批次,不合格2批次,批次不合格率1.87%;儿童服装100批次,不合格34批次,批次不合格率34.0%;儿童皮(凉)鞋77批次,不合格11批次,批次不合格率14.29%;学生文具(簿册、笔、蜡笔)40批次,不合格1批次,批次不合格率2.5%。

校服总体质量稳定

抽检行动中,共抽查11个地市107批次夏季学生校服,发现不合格2批次,主要不合格项目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水洗尺寸变化率、水洗后外观等项目,其中检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不合格1批次。发现问题后,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组织市区两级执法人员对企业进行查处,已追回全部涉“毒”校服187件并予以没收,并对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和质量教育。

文具质量总体向好

专项监督抽查笔类产品18批次、簿册产品14批次、蜡笔及油画棒产品8批次,发现1批次簿册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不合格项目为内芯纸张施胶度。内芯纸张施胶度是纸张的一项质量指标,此项目不达标表现为墨水线迹在纸面扩散、背面渗透,从而影响正常书写。通过近年来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学生文具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向好,专项抽查中重点关注的安全性能指标均未发现问题,如笔类产品中笔的上帽物理性危害、油画棒、蜡笔类产品中可迁移元素、簿册类产品中亮度(白度)指标过高对视力造成的危害等。

服装质量不容乐观

儿童服装方面,共抽查了杭州、温州、湖州、嘉兴、宁波等地区100批次产品,发现不合格产品34批次,其中抽查湖州地区43批次产品,发现不合格20批次,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均集中在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且有6批次涉及安全性指标不达标。从总体情况看,主要质量问题为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色牢度、pH值、纤维含量、使用说明(标识)等项目。其中纤维含量9批次不合格,使用说明13批次不合格,pH值6批次不合格,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5批次不合格。“童装绳索和拉带安全要求”是服用安全性指标,主要的问题是部分童装的头颈部有绳带,部分绳带的末端使用立体装饰物。由于儿童自我行为保护能力差,缺乏辨别潜在危险的能力,身体各个器官尚处于生长期,机能尚不完善,容易受到伤害。如儿童服装帽子、脖子附近存在拉绳,颈部、背部或腰部的绳带会导致儿童有勒伤或勒死的风险;pH值指标是纺织品安全性指标,如果pH值过高,在偏碱性条件下,会对儿童幼嫩的皮肤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引发皮肤炎症。

皮(凉)鞋质量有待提高

此次专项抽查了温州、宁波、台州、金华、丽水等地区77批次产品,发现不合格11批次;主要质量问题为标识、耐磨性能、甲醛、重金属总量、邻苯二甲酸酯等项目。从总体情况看,儿童皮凉鞋的邻苯二甲酸酯、重金属质量问题突出,66批次皮凉鞋中发现重金属总量指标不合格5批次,邻苯二甲酸酯不合格6批次。重金属总量是考核鞋类材料里面的重金属含量(铅、镉、砷)的指标,人造革、合成革和皮革等材料在用染料处理后,残余一些重金属,如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鞋材重金属含量的控制会导致重金属总量超标。邻苯二甲酸酯是考核童鞋材料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指标,邻苯二甲酸酯主要来源于增塑剂。童鞋中主要存在于人造革或者塑料部件。如企业在采购原料时质量控制不严,没有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质量检测,就会造成邻苯二甲酸酯不符合标准规定。

下一步,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将着力解决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深化推进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守护行动,加大对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抽查力度。目前,该局正部署开展秋冬季校服专项抽查行动,其结果将全面发布。此外,还将加强产品质量安全宣教工作,广泛宣传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知识,以质量月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地方市场监管部门、技术专家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守护行动入校园宣教活动。通过网站、新媒体、报刊等途径,以涉及儿童健康安全的关键指标、标准规定、选购常识等内容为重点,向社会广泛宣传,解答日常消费疑难问题。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阮丽芳 郑铁峰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