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当心高溢价收购挖的坑
 
2020-01-09 08:28:01   杭州网

一家上市公司的CEO,如果想要让公司迅速壮大、提升股价,或者完成业绩,买下另一家公司可以说是一条捷径,但这条捷径价格不菲。

曾经溢价34倍收购公司,如今面临超15亿元资产减值。汤臣倍健在2018年斥资35.14亿元收购的澳洲益生菌公司LSG,事实上,LSG公司当时净资产仅为1.01亿元,收购溢价高达34倍。这也使得汤臣倍健在2019年度公司利润可能出现巨额亏损。(据《投资时报》)

一家上市公司的CEO,如果想要让公司迅速壮大、提升股价,或者完成业绩,买下另一家公司可以说是一条捷径,但这条捷径价格不菲。上交所发布的沪市2017年重组标的平均估值溢价率为350%,这就意味着如果目标收购公司被股市估价为1亿元,收购方就需要出价4.5亿元。

我们用更为通俗的说法来讲,这相当于收购公司的管理层在对目标收购公司的管理层说:“我可以把你的公司管理得很好,至少比你强3.5倍。”

这样的案例在中国股市非常常见,2015年6月,众应互联收购MMOGA公司100%股权,收购公告显示,众应互联支付3.06亿欧元,按公告披露汇率计算,交易金额约为21.84 亿元人民币,标的评估增值率高达3463.02%。虽然花了大价钱,但是MMOGA自收购后,连续三年都未完成业绩承诺。

一份对美国企业合并和收购的研究显示,其中83%的案例都没有为股东创造任何价值。如果公司在第一次收购中大获全胜,这也未必是好事,因为在随后的5年里,就更有可能实施再度收购。 但就平均水平而言,这些收购却导致公司股价下跌了2%。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两位教授马修·海沃德和唐纳德·汉布里克对这种现象感到迷惑。为什么CEO们要一直做这种昂贵却极少有所回报的收购案?他们怀疑与金融误判相比,可能答案更多地与人的缺点有关。他们推断,进行收购的CEO们是被自己的傲慢自大引入歧途的。

海沃德和汉布里克推测高管们的自信,会使他们为收购目标过度支付。研究人员通过对两年间公共市场上进行的106笔大收购案(价格在1亿美元及以上)的研究来检验这个理论。以下三个因素都可能使收购方的CEO自我膨胀,而研究人员想知道的就是,收购价格是否会受到这三个因素的影响:

这三个因素分别为:受到媒体赞扬;公司近来表现强劲(CEO会把这理解成是证明自己的天赋的证据);自大感(这一点是通过比较CEO的薪酬与某个次高薪酬间的差距来衡量的)。事实证明海沃德和汉布里克的推测完全正确。当三个因素中的每个因素都在增强时,一名CEO支付较高收购溢价的可能性也就变大了。

在A股,不合理的高溢价伴随的除了离谱的业绩承诺,还有巨额商誉减值这个“黑天鹅”。当业绩不达预期,就要确认商誉减值冲减资产、抵减净利润,这就直接拖累上市公司业绩,造成股价断崖式下跌。

我们不妨记住巴菲特是怎么说的:“我曾注意到,许多渴望收购的经理显然是还沉迷于幼时读的‘公主亲吻青蛙王子’的故事中。他们记住了公主的成功,为了获得与被收购公司‘亲吻’的权利,他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期望着可以看到神奇的转变。”遗憾的是,巴菲特说:“我们目睹了很多亲吻,但奇迹却没发生几个。”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本报评论员 岑嵘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