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疫情期间,你是否也曾疑惑过超市、农贸市场的商品质量谁来保障?疫情过后,杭州又会如何结合自身特色,从消费者在生活消费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出发,构建放心消费市场?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如约而至,这些在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的“履职报告”里都能找到答案。 维权电话“五线合一” 为消费者挽回损失3000多万元 “如遇消费问题需要投诉,可以拨打12315,同时在支付宝、微信搜索12315小程序。”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去年年底,杭州市将工商、质监、食药、价格、知识产权5个举报投诉号码统一为12315,并开启了24小时不间断的互联网渠道,维权渠道更加畅通。 在过去一年,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投诉举报咨询平台共登记投诉344320件、举报86110件。去年涉及网购消费的投诉举报达到307065件,比前一年增长8.48%。“去年‘双十一’后一个月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网购投诉举报量也比前一年增加了近30%。”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为了快速化解网购消费纠纷,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我们深化‘枫桥经验’的‘互联网+’创新,与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深化‘红旗渠’消费维权绿色通道建设。” 目前,杭州市已经完成了与淘宝、天猫、网易严选、贝贝网、考拉、蘑菇街等14家电商(非现场)购物企业之间的消费纠纷绿色通道搭建。另外杭州市消保委还创新受理平台建设,通过与法院诉调对接结果互认,发挥专家技术团队作用,提升了重点纠纷问题调处的满意率。 而在今年疫情期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线上线下共受理涉及疫情的投诉举报13147件,“大家最关心的口罩等防疫产品6458件,农副产品涨价311件。另有违规贩卖野生动物及捕猎工具、贩卖及宰杀活禽及销售未经检疫的肉类产品52件。”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对于前期预订酒店、年夜饭、公园门票、租车、机票等投诉,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全力与商家沟通,尽力减少用户损失。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放心消费全市铺开 万家放心店脱颖而出 去年,为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满足消费需求,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杭州全面开展“放心消费在杭州、助推城市国际化”行动。 结合杭州国际化建设特点,重点推进放心消费建设。2019年,杭州市共培育放心商店13459家、放心网店355家、放心餐饮590家、放心工厂2412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4057家。 成绩背后,是杭州市各地区市场监管局深化“乡村放心消费”建设、遏止保健市场乱象、严打价格欺诈行为、推进“放心消费”创新试点等一系列细化工作的强力支撑。“创建过程中,我们突出各区县实际,行动内容不搞一刀切、大一统。”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放心消费创建重点突出与居民幸福生活相关的国际化城市建设、旅游休闲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利用大数据智慧监管,在8个方面打造放心消费创建精品。 上城区湖滨路商业步行街,“放心”创建已经覆盖街区各个主体和业态;完善业态布局后的东站枢纽,明确明码标价、诚信经营的购物体验;在淳安县下姜村,正在朝“满意消费长三角”浙江省农旅融合放心消费样板示范区加速前行…… 接下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将根据全省统一部署,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放心消费创建目标任务,依托杭州都市经济、幸福经济和未来经济,引领网红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时尚消费,营造杭州安全放心、诚信文明的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