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浙江首次举办网络3·15纪念活动,这六大问题成消费维权热点
 
2020-03-15 08:15:00   杭州网

都市快报讯 3月15日,以“凝聚你我力量、共促放心消费”为主题的2020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在杭州开启。活动现场,《2019年度消费投诉举报白皮书》和网络订餐配送浙江标准发布,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美团点评共同发出打造“放心平台”,守护“舌尖安全”的承诺,农家乐、民宿行业共同倡议放心消费。

疫情防控期间,对互联网工具的强化运用是今年浙江“3·15”的特色之一,活动以视频会议、网络直播和网络互动等形式开展。

放心消费助推百姓高品质生活

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记者从活动现场了解到,自2017年全省实施“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两次将放心消费列为民生实事,坚持全省联动、全域推进、全程督导、全民惠享,推动全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百姓创造高品质生活环境。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探索建立放心消费评价1+X指标体系,制定发布放心消费“三度一率”(消费环境安全度、经营者诚信度、消费者满意度、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社会评价指数,出台实施全国首个《乡村放心消费建设与管理规范》地方标准,延伸推广“无理由退货”承诺制度,整合完善投诉举报平台,形成了覆盖城市和农村、商品和服务、线上和线下的全方位工作机制。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把准消费趋势,每年围绕消费热点出台针对性举措。2017年重点培育以商品消费为主的示范型放心商店放心网店;2018年聚焦服务消费开展放心民宿、放心快递、放心消费电视购物等建设;2019年又推出放心消费提质升级等7大升级版举措,推动放心消费不断向特色街区、核心商圈、龙头市场等延伸,形成了放心消费无忧西湖、放心消费大陈岛、掌柜不在自助购、高速服务区同城同价等一批可复制推广、富有地方特色的样板,得到广大消费者的点赞和国家层面的肯定。

全省实施“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以来,全省累计培育放心消费单位14.9万家、建设放心工厂1.1万家、无理由退货单位6.5万家、开展放心消费重点县区建设13个。近3年来,全省线下实体消费投诉量连续大幅下降,未发生社会影响较大的负面消费事件,消费环境持续改善。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敢于担当、连续奋战,强管控、稳物价、查违法、保供应、抓复工,累计检查各类企业314万家,查办涉及疫情防控的价格违法案件524件,查处非法制售口罩等防护产品案件1139件、查获口罩727万只,免费提供疫情防护产品检测服务1000多批次,第一时间出台一系列支持药械企业恢复产能、推动市场复市、帮扶企业特别是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等政策举措,为全省统筹“两手硬、两战赢”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9年度浙江省消费维权白皮书发布

活动现场,《2019年度浙江省消费维权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该《白皮书》在收集2019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和各级消保委组织受理消费投诉举报咨询的基础上,结合省市场监管局全年消费维权重点工作进行整理和分析。其中包括《2019年全省消费维权投诉举报情况分析》《高标准打造“放心消费在浙江”升级版》《高站位推进“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高效率抓好安全监管和执法亮剑》和《2019年度全省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等多个篇章。

《白皮书》显示,2019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和各级消保委组织共受理消费投诉、举报与咨询124.36万件,同比(92.8万件)上升34.01%,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76亿元。其中,投诉61.97万件,同比(38.1万件)上升62.65%;举报18.33万件,同比(25.4万件)下降27.82%;咨询44.06万件,同比(29.3万件)上升50.38%。

2019年,全省消费维权六大热点主要包括:

投诉举报近半数涉及网络消费,呈现新趋势。2019年是《电子商务法》实施元年。浙江作为网络大省,全年共受理网络消费投诉举报38.13万件,与上年(29.23万件)相比增长30.46%。网络消费投诉占投诉举报总量的47.49%,接近一半。除了传统的网络平台购物,网络消费还衍生出直播带货、朋友圈购物、App平台返利等新型消费业态,给消费维权带来新的挑战。

食品安全不容忽视,保健食品问题依旧严峻。2019年,全省共受理食品类消费投诉举报58369件。同时,保健食品问题依旧严峻,受害群体以老年人为主。2019年,全省共受理保健食品类消费投诉4980件,与上年(4445件)相比增长12.04%。

教育培训投诉举报多,行业乱象亟待规范。2019年,全省共受理教育培训类消费投诉8228件,与上年(5296件)相比增长55.36%。投诉举报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培训质量与承诺不符,如夸大办学能力、授课老师的资质名不符实等;二是随意变更合同,随意变更地点、更换老师、更改课时、合并班级甚至取消课程,当消费者要求解除合同时,又以各种理由拒绝、拖延退款甚至要求消费者承担高额违约金;三是部分教育培训机构无固定培训场所、无正规办学资质且无法为消费者开具发票或有效凭证。

长租公寓消费风险激增,个别平台“暴雷”。2019年,全省共受理长租公寓相关消费投诉1362件,与上年(245件)相比增幅明显,增长455.92%。投诉举报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不规范经营模式导致平台“暴雷”,部分长租公寓平台为了快速扩张,采用“高收低租”的经营模式,最终因无法维持经营而倒闭;二是诱导租客办理分期业务,但对于分期付款可能存在的风险等信息,没有尽到充分告知义务;三是室内空气质量不达标,频遭消费者吐槽举报。

预付式消费纠纷逐渐蔓延,引发大量投诉。预付式消费投诉重点集中在美容美发、健身、休闲娱乐等领域,已有向装饰装修、教育、养老等领域蔓延的趋势。2019年,全省共受理预付式消费投诉16832件,与上年(14982件)相比增长12.35%。投诉举报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违规,违规发放预付卡;二是违诺,经营者在办卡时向消费者承诺的优惠和服务内容不兑现;三是违法,通过不平等的格式条款限制消费者权利,如规定预付卡不挂失、不补办、不退钱、不得转让、过期作废等。更有甚者,经营者在明知已无法继续经营的情况下,与第三人串通恶意转让店铺或直接关门跑路以逃避债务。

汽车投诉依旧高发,金融服务费引发舆论热点。2019年,全省共受理汽车相关消费投诉25075件,与上年(21301件)相比增长17.72%。西安奔驰车主维权事件爆发后,揭露出汽车销售商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这一行业乱象,相关投诉明显增加。诱导、强制消费者办理贷款、保险,巧立名目收费或捆绑其他收费项目,变相收取不合理费用等,成为消费者吐槽的焦点。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王潇潇 通讯员 沈雁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