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报 因外卖佣金问题,生活服务平台美团被推上风口浪尖。近日,美团表示,2019年佣金收入的八成用来支付骑手工资,其中第四季度外卖平均每单利润也不到2毛钱。 没有互联网的规模效应与技术支持,商家的外卖生意将举步维艰;没有商家的入驻,平台的商业模式也难以落地。外卖经济中的各个参与主体是唇与齿的关系,有问题很正常,但“撕裂”不是解决问题的恰当选项,唯有理解与合作,才能实现共赢。 平台与商家彼此共生,没有一方可以独善其身 当前疫情影响未消,餐饮业是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堂食惨淡,很多饭店只能靠外卖业务维持运营,不少饭店陷入危机之中。但难的不只是商家,各行各业都受到冲击,与餐饮业关系紧密的外卖平台也不例外。 涉事平台表示,由于疫情的影响,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将会录得同比负值增长及经营亏损,未来几个季度的经营业绩亦会受到不利影响。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平台还是商家,都是疫情的波及对象,都遇到了困难。双方要走出困境,最好的方式或许还是抱团取暖,以合作求共赢,而不是制造割裂,彼此“伤害”。 挟众力之势围殴对方,争不出行业的美好未来 本质上,外卖佣金引发的分歧,是市场主体关系磨合情况的动态反馈。商家、外卖小哥和平台都要活下去,需要的是“激励相容”,在平台经济做大中撬动增量,而非在存量分割上陷入拉锯。这也要求,市场中的分歧,最终也需要靠市场去解决。双方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找到最大公约数与最优解决方案,才能实现更好的利益再平衡。 此番代表商户维权的是多地餐饮行业协会,作为餐饮业的利益代言人为商户“出头”是其职责所系。但在这波维权中,也需注意度的把握,避免客观上达成网络民意煽动的效果,也避免因立场先行逾越了维权边界。而对平台来说,也需注意商家的生存感受,倾听来自商家的声音,在找准两者和谐共生平衡点的基础上,实现互利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