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随着夏季气温逐渐攀升,汽车自燃事故也进入高发期。前不久,杭州德胜高架上就发生过一起车辆自燃事故。放眼全国,在众多车辆自燃故事当中,新能源车自燃事故率远远高于燃油车。仅8月6日至11日这三天,全国多地就发生过四起新能源车自燃事故。 频频发生的自燃事故,也使得电动车的安全性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据了解,目前引起电动汽车自燃事故的“罪魁祸首”主要是电池的热失控。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遭遇电动车自燃,在质保期内由于电池原因导致的自然可选择向厂家进行索赔,质保期外则建议选择购买自燃险。 电池热失控为主因 8月7日,山东菏泽一辆东风牌新能源汽车因锂电池自燃导致车辆起火;8月11日,广东珠海一辆小鹏G3在充电时发生爆炸,经过勘查后,事故原因被认定为电池受损。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日益增加的自燃事故还是让不少人为新能源汽车“捏了把汗”。近年来,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销量一路高歌猛进,但其电池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痛点之一,因此遭到很多人的诟病。 据《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大数据安全监管成果报告》,自2019年5月以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共发现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79起,涉及车辆96辆。在已经查明的熄火车辆中,58%的车辆起火源于电池问题,19%的车辆起火源于碰撞问题,还有部分车辆的起火原因源于浸水、使用等原因。而在着火车辆中,处于静止状态的车辆占到32.81%,而29.69%的车辆处于行驶状态,18.75%的车辆处于充电状态。 其中,电池的热失控是引发新能源车自燃的最大原因。“现在的电动车为追求高能量密度高续航,将电池中的隔膜厚度进行削减,给电池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容易造成热失控。”有专家表示,国家补贴政策的快速调整与动力电池系统开发周期不协调,导致产品无法得到充分验证,也是使新能源汽车产生安全隐患的一个原因。 质保期内可寻求向厂家索赔 一旦电池自燃导致车辆起火,找谁理赔、如何理赔,也是令不少车主感到头疼的问题。不过目前很多新能源车企推出的电池终身质保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给车主吃了一颗定心丸。 “如果车子本身质量问题导致的自燃,厂家是会负责到底的。”小鹏汽车的工作人员表示,仍然担心电池安全的车主,可以购买小鹏的动力电池终身质保服务,价格为2999元至3999元不等。 事实上,目前许多车企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动力电池终身质保服务,来保障车主的利益。相比小鹏,威马则显得有诚意得多,自去年开始就提供免费的动力电池终身质保服务。另外,比亚迪也推出了专属的电芯终身质保服务。 也就是说,动力电池存在任何质量问题,主机厂都会负责。但其实,即使没有电池终身质保,现在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家基本也都达到了三电质保6年15万公里,或者8年15万公里的水准。 如果超过质保期,建议还是购买自燃险,寻求保险公司索赔。人保财险的理财顾问表示,车辆投保了自燃险并不意味着车主能拿到全额赔偿。根据理赔条款,涉及到汽车自燃的理赔有20%的绝对免赔率。也就是说,走保险理赔程序的话,车主只能拿到80%的赔偿,其余部分仍需自费。 因此,我们在这里也要提醒广大车主,为了预防汽车自燃,在新能源汽车的使用过程中车主必须定期进行养护,尤其是对动力电池以及相关线路的检查。除此之外,车主需要养成良好的充电习惯,避免使用快速充电桩长时间进行充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