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终结“全脑开发”培训乱象需多方给力
 
2020-08-19 09:22:47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一种打着“全脑开发”旗号的培训班近日在山西多地,陆续在暑假来临前后恢复营业。培训方声称,其课程基于量子力学理论,能让孩子“蒙眼识字、过目不忘”。因此,尽管收费动辄上万元,这类培训班仍受到众多家长追捧。“全脑开发”真有那么神奇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问得及时。近年来,“全脑开发”培训机构迅速扩张,从东南沿海进入到中西部省份,从大城市深入到小县城。虽然培训方振振有词,把培训效果吹得神乎其神,但有的是在文化课培训基础上,加入“全脑开发”内容,有的则是借“全脑开发”之名,进行记忆力、专注力的培训。如此“言行不一”的“全脑开发”,亟待终结。

其实,不管培训机构如何自圆其说,其所谓的各种神奇功能,大都经不起科学理论的推敲,也未得到事实的检验。比如“蒙眼识字、过目不忘”,不过是培训方打着量子力学等看似 “高大上”的幌子,引诱大家去掏腰包而已。

据调查,“全脑开发”培训机构之所以能迅速扩张,招摇过市,原因就在于其收益颇丰,举办门槛又比较低。不仅如此,近年来,一些前沿科技经常被不良商家利用,成为圈钱工具,比如“量子项链”“量子面膜”“引力波鞋垫”等,都曾在网上热卖。

对这等乱象不能听之任之,需要多方发力,尽快予以终结。首先,针对一些前沿科技,公众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甚至还有误解,这就给不良商家打着科学旗号干伪科学的事,提供了可乘之机,应从国家层面建立具有影响力的科普平台,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向公众介绍相关科学理论。还应调动专业人士积极性,利用各种机会,在图书馆、科技馆等公共场合举办专题系列讲座,让社会上的各种伪科学无处藏身。

其次,建规立制,对症下药,明确责任,强化监管。对那些以“坑蒙拐骗”为能事,打着科学旗号干伪科学事的无良培训机构,做到该叫停的叫停,该取缔的取缔,切实去伪存真,还培训市场一方净土。

此外,“全脑开发”之所以能遍地开花,尾大不掉,一定程度上,乃源于家长的“神童情结”,可谓有需求就有市场的产物。换言之,培训机构通过刺激家长的焦虑,宣传培训奇迹,让家长忍不住掏钱给孩子报名。因此,要让这类培训没了市场,还需要家长们的“觉醒”,要具备起码的、基本的科普常识,从教育焦虑中走出来,摒弃“神童情结”,回归科学教育理性。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张国栋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