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的“头号招牌”顺风车:不顺路竟然也接单 业内人士:涉嫌违反交通运输部对顺风车的要求 你打过网约车平台上的顺风车吗?知道它和网约车的区别吗? 近日,有网友在交通运输部官方微信公众号下留言提问:顺风车算不算网约车,要不要办网约车资格证?随后,交通运输部回复称,合法的私人小客车合乘(顺风车)与网约车经营性客运服务有很大区别,不需要办理网约车相关许可,但应当符合四点要求,其中一点是“应以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事先发布出行信息。” 该回复一出,引发众多网友热议,因为嘀嗒出行上的顺风车司机不需要发布行程,就可以接单。这种模式与网约车性质类似,但司机又因顺风车之名可以不办网约车资格证。有网友评论道:“这不就是黑车嘛!”究竟是真顺风,还是假顺路,截至目前,刚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的嘀嗒出行还未正面回应。 不用事先发布行程就可接单 业内人士:该设置有风险 最近,有媒体人士以司机身份亲测嘀嗒出行顺风车接单。打开嘀嗒出行车主界面,在没有输入车主行程的情况下,就可以看到有附近订单、城际订单。值得注意的是,系统推荐的附近订单与车主设置的常用路线距离均在10千米以上。随后,点击进入其中一个订单,点击顺路捎上乘客之后便成功接单了。 这明显违反了交通运输部对顺风车的要求,即“应以车主自身出行需求为前提、事先发布出行信息。”对于嘀嗒平台上的顺风车司机来说,可以和网约车司机一样,进行附近接单,而且还不用办网约车资格证。如此一来,平台对司机的监管大大减弱,对顾客的体验也会造成影响。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比如司机可能为了多赚钱,会用“薄利多销”的方式一下子接好几个订单,但对于乘客来说就会既绕路又费时。 除了嘀嗒出行,其他平台的顺风车规则如何呢?记者了解到,滴滴顺风车只能按照车主设置的起始位置来接单,也就是说不顺路接不上。滴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滴滴顺风车在重新上线后就将“附近接单”功能下架了。“大众对这个功能的关注度很低,但如果不顺路也能接单实际上是有风险的。” 众所周知,风险管控问题一直是网约车行业的“命门”之一。据嘀嗒出行递交的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顺风车平台累计曾接获77宗行政罚款,卷入20宗被列为被告的未决诉讼,其中19宗与顺风车汽车事故及争议所导致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有关。如此多的前车之鉴,嘀嗒出行为何还要“冒险”? “中国顺风车市场第一” 实际是“黑车”在接单? 当下,网约车市场可以说是一片红海,竞争十分激烈,而顺风车作为共享出行代表在移动出行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嘀嗒出行顺风车不事先设置行程也能接单的“黑车”模式,一定能促成更多的顺风车交易产生。 前不久,嘀嗒出行在成立六周年之际高调地晒出了成绩单,数据显示,嘀嗒顺风车平台累计私家车主共享座位超24亿次。据数据分析来看,私家车主在30秒内累计接单超过1亿次,3分钟内接单超2亿次。“快”也成为顺风出行的新标签。嘀嗒出行一位相关负责人表示,从统计来看,近两年来顺风车30秒内接单的占比的确是越来越高,主打预约出行的顺风车,即时性在不断加强,在很多时间段和地段,已经和网约车没有太大差别了。 除了这份成绩单,嘀嗒出行还同时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有望成为共享出行第一股。在招股书中,嘀嗒出行提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我们经营着中国最大的顺风车平台,占据66.5%的市场份额。” 不难看出,无论是成绩单还是招股书,顺风车始终是嘀嗒出行的“头号招牌”。正因如此,嘀嗒出行才应该更规范接单模式、平台审核。当顺风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约束司机接单条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是平台应有的责任。毕竟,当悲剧来临前,所有的小风险看起来都那么不足为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