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中国旅游向内发力:红色旅游大发展 数字化助力升级
 
2021-01-04 08:58:28   杭州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年开始了,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中国旅游仍将面临一定的发展压力,但是,这也将是中国旅游业充分发掘内生动力的一年。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旅游业练内功、谋转型、寻生机,向新求变,逐步复苏。

中国旅游业界近年来逐渐探索出的品质化、科技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已越走越清晰。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将是中国开启新旅游发展之年,中国旅游向上、向前发展的势头不会改变。

红色旅游大发展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红色旅游必将迎来大发展,为国内旅游高质量发展添上一把火。目前,为了向更多的游客宣传当地的红色名片,讲好当地的红色故事、发展故事,许多地方已积极着手制定红色旅游发展新规划。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11%以上的市场份额。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红色旅游已形成“红色+绿色”“红色+民俗”“红色+乡村”等多种融合发展模式,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将持续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近年来,参与红色旅游的游客呈现出年轻化、家庭化趋势,红色旅游已成为重要的“社会课堂”。

唯以品质定胜负

在过去的一年里,出入境游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国内游成为中国旅游市场上的绝对主力。庞大的消费需求固然存在,如何真正吸引游客走进来、留下来,依然是困扰大多数国内景区、景点的难题。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特殊发展背景,让国内许多已习惯于“靠天吃饭”的旅游目的地深刻意识到,仅靠先天的旅游资源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这一年里,人们的旅游消费习惯发生了重大改变,对安全性、私密性、个性化的追求,较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价格不再是游客出行决策中最重要的砝码,人们更加注重产品品质和体验,并愿意为高品质、好服务买单。这客观上推动了旅游目的地的转型升级,旅游业的疫后复苏不能是旧有发展模式的重复。“高质量发展”被各旅游目的地频频提及,推动旅游业“高水平复苏”,成为各地旅游发展的指导方针。

正如重庆市文旅委副主任秦定波所言:“旅游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但品质才是旅游业的灵魂。”2021年,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将迎来复苏、重生,旅游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品质将成为比拼的唯一筹码。

“加分项”比重越来越高

“了解一个地方,不妨从旅游开始。”近年来,作为展示一地城市形象的窗口,旅游业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不仅体现在旅游业成为许多地方的支柱产业,是当地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还体现在旅游业强大的带动作用。

2020年,各类直播售货发展得如火如荼,无论是在助力贫困地区产品销售中,还是在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展示中,当地的旅游资源既是重要的“媒介”,也是独一无二的商品,更成为当地提升知名度的重要途径。相对于经济、文化、历史等而言,旅游是一座城市的“加分项”,如今,它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旅游即生活。2021年,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旅游业将延续其幸福产业的特质,也将成为一座城市“宜居指数”“幸福指数”的重要参照。

“数字化”助力升级

2020年年初,数亿居家抗疫的中国人共同参与了各类“云旅游”“云看展”“云购物”,通过线上的方式旅游,这成为2020中国旅游业发展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同程艺龙副总裁白志伟看来,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旅游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此后,许多旅游目的地加快了各自的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给旅游业带来助力,这一点在浙江杭州体现得尤为显著。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首批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之一,杭州充分利用“互联网+”拉动文旅新消费,这是其文旅产业能在全国领跑的重要原因。通过组织直播带货、依托网络平台推出文旅消费项目、推出“20秒景点入园”“30秒酒店入住”等智慧旅游应用场景等,杭州的旅游业快速恢复,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恢复程度最高。

2020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支持“互联网+旅游”发展的系列措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要建设智慧景区,通过做好分时预约、流量监测和数字导览等服务,更好地服务大众旅游的需求;2020年12月23日,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未来将借助互联网力量做好整合营销,宣传推广一批新兴的旅游产品、旅游目的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尹 婕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