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中消协:春节期间,观影服务、烟花燃放成“吐槽”热点
 
2021-03-02 08:28:53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任震宇 刘文新)为进一步了解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消费者在春节期间的真切反馈,3月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其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2021春节长假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的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在2月11日(除夕)至2月19日(正月初八)共计9天监测期内,共收集“春节”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7037718条,日均信息量约78万条。监测到“吐槽类” “消费维权”信息1129429条,占“消费维权”信息总量的16.05%。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游乐设施、观影服务、烟花燃放等几个方面。

游乐设施事故多

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游乐设施”类负面信息123656条,每日舆情数量较平稳,假日期间游乐设施类相关负面信息在2月14日(正月初三)相对较多。

春节黄金周期间,游乐设施类舆情主要集中在湖南邵阳一游乐场高空项目故障导致十余人受伤事件,相关媒体报道后,网络舆情关注度高。此外,2月18日四川绵阳一网红桥断裂,导致数位游客受伤,舆情关注度较高。

“高空飞翔”飞椅失控。2月13日,湖南邵阳一游乐场“高空飞翔”项目发生故障,游客乘坐的飞椅失控砸在地上,座椅上部分游客随座椅摔落,还有部分站在周围的游客被砸伤。当地公安、急救等部门到场施救,受伤人员被分批转送到医院救治。邵阳县委办称,事故造成十余人受伤送医。”

吊桥拉钩断裂。2月18日,四川绵阳市游仙区富乐花乡,当地旅游游乐项目网红桥突然断了,桥上数名游客掉落地上,造成其中几位游客轻伤。事发后120急救车赶到现场,医生对伤者做了处理,并送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事发后,绵阳市游仙区应急管理局和行业主管部门已责成业主停业整顿。

消费者抱怨电影票价飞涨

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观影服务”类负面信息100259条。每日负面信息量有较大波动,日均在11139条左右,舆情信息量在2月15日(正月初四)达到峰值。

从本次监测的舆情反馈来看,受春节电影票房大幅增长,多部贺岁档影片热度高的影响,相关舆情信息量也显著增多。部分网友吐槽票房增长,电影票也涨价不少。此外,浙江一电影院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多人送医,也引起舆情广泛关注。

电影票价飞涨。“电影票太贵了”“看不起电影了”成为今年很多观众发声吐槽的一个普遍现象。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今年春节档(数据统计为初一至初五)全国平均票价为49.1元,比2019年春节档平均票价高出4.5元,增幅为10%。其中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涨幅明显,较2019年春节档一线城市平均票价高出10.5元。

影院观影环境差。2月17日18时许,浙江东阳市巍山镇新天地电影院一影厅有数人在观影时出现头晕、呕吐等身体不适情况。东阳市立即安排上述人员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并组织影厅内的63人全部前往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结合现场环境检测和身体不适者血液检测结果,初步判断为一氧化碳浓度超标引起。 

鞭炮燃放事故频发

监测期内,共收集“烟花爆竹”类负面信息79717条。日均在8857条左右。舆情信息在2月12日和13日(正月初一和初二)较为集中。

春节期间多地发生儿童燃放烟花爆竹事故,冷烟花和钢丝棉烟花安全风险问题引发关注,实体店面和网络平台销售的“钢丝棉烟花”,被要求全部下架并妥善处置。

鞭炮引爆下水管道。2月12日,重庆市合川区一女孩玩鞭炮时导致下水道爆炸。据北京青年报消息,有目击者称事发时听到巨大响声,多个井盖被炸开。合川区政府工作人员称,事发时烟花爆竹掉落可能引爆了化粪池,事故导致小女孩不幸遇难。”

“钢丝棉”烟花全面禁售。“钢丝棉”系直接点燃金属细丝,其火焰(火花)温度极高(可达2000℃以上)。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部署要求,依法严厉打击将钢丝棉当作烟花生产、销售、燃放等行为;在实体店面和网络平台销售的“钢丝棉烟花”,要全部下架并妥善处置。

中消协建议:

夯实安全主体责任 持续提升消费体验

2021年消费维权年主题就是“守护安全,畅通消费”。安全权是消费者受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消费安全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也是消费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和保障。针对春节舆情关注的人身安全事故的热点、痛点,中国消费者协会提出三点建议。

履行市场主体责任。市场主体是消费安全第一责任人,建议市场主体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安全第一”经营意识;落实主体责任,做到层层分解、逐项落实;坚持问题导向,认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风险排查,坚决杜绝消费安全事故发生。

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加强行业监管,建议监督管理部门把消费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变“事后监管”为“事前监管”,堵住消费安全漏洞,坚守消费安全红线。从春节期间舆情热点事件看,事涉公共设施的人身安全事故,呈多发趋势,除行为人本身的防范意识及能力欠缺、相关的监护不到位外,也与相关责任单位没有绷紧安全监管这根弦有关。

“小井盖”等公共设施安全事关“大民生”,建议相关责任主体,加大规范整治力度,推进监管关口前移,有效堵塞安全事故漏洞。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增设警示提醒标志,提升公众主动防范能力。学校、社区、家长要把儿童安全教育放到首位,并尽到监护职责,杜绝类似悲剧再次上演。

持续提升消费体验。电影票价暴涨,表面上是市场推动,深层次分析还涉及交易中的消费者体验。影院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抬高电影票价,继而忽略节日期间电影消费的大众属性,无异于杀鸡取卵,一旦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理解,受伤害的最终还是自己的长远发展。建议市场主体在经营活动中讲究信用,恪守诺言,不断提升消费体验,让消费者吃的安心、买的放心、用的舒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任震宇 刘文新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