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昨天上午6点,空气湿润又冰冷,气温一度降至5℃。在西湖区杨梅岭,56岁的茶农老李行走在小道上,呼吸间留下一道道白气。自从2月28日收到杭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防霜冻的通知后,老李就时不时上山看看,按照茶叶专家的指导,通过给一些背阳的茶园喷水的方式抗寒。“按照通知上的内容,3月3日清晨,茶园的温度会降至最低,我实在不放心就来茶园逛逛。” 茶农们的担心并不是多余,每年3月初都是杭州茶农们心里最没底的时候,按照茶叶的生长规律,3月上旬的这段时间,往往是茶叶萌发最快,长势最旺的时候,一旦气温骤然下降,势必影响茶叶收成。这也是茶农们最怕倒春寒的原因。幸好这一波冷空气的强度相对偏弱,并未对茶叶造成较大影响。 在地势更高的翁家山茶园里,黎明的阳光还未驱散园区里的雾气,茶树叶片上水汽不断凝结成密密麻麻的水珠。在薄薄的水汽中,黄杭生两兄弟弯腰在茶园里锄草。黄杭生家的茶树基本都是龙井43号,不少已经开始萌芽,但嫩芽仅仅只是刚露头。“现在的嫩芽大约都不到0.5厘米,就当前的霜冻强度对这样的嫩芽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 据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会长商建农介绍,龙井43号的根系比较浅,抗寒能力相对较弱。“影响茶叶长势的因素,一是看温度,5℃以下茶叶会受到影响;二是看茶园的位置,霜冻对平地和谷地的茶叶影响较大,对在山坡上的茶园影响比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