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通讯员 谢怡杰 记者 汪晓筠)数据显示3月1日-3月15日,萧山区市场监管局举报投诉中心共受理各类消费投诉举报1646件,处理1537件,处理率95.11%,其中省统一政务平台和区信访平台转办件816件,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件800件,其他30件,总量比去年同期增长46.72%;主要今年以来新冠疫情有所缓和,消费需求逐渐恢复,群众投诉渠道畅通,投诉量有所回升。“3·15”期间受理投诉906件、受理举报525件、受理咨询215件。消费投诉涉及争议金额25.15万元,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6.63万元。 据萧山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介绍,“3·15”期间,受理商品类投诉541件,排名前三的为服装鞋帽(155件)、一般食品(94件)、家居用品(70件),投诉之和占商品类投诉总量的58.96%;服务类投诉365件,排名前三的为销售服务(49件)、教育培训(43件)、餐饮住宿(40件),投诉之和占服务类投诉总量的36.16%。具体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商品质量纠纷仍占比较重。涉及商品质量纠纷有168件,其中线上销售投诉124件,线下销售投诉仅44件。近年来,随着“放心消费在萧山”活动的持续推进,线下消费环境和服务意识得到了明显提升,投诉量逐年降低。但网购消费仍因图片误差、无法实际触摸等原因,投诉量下降缓慢。如一位上海的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了辖区内一家公司销售的洗衣柜组合,收货后发现尺寸及商品性能与图片不一致,要求退货。 二是售后服务投诉总量较大。涉及售后服务投诉总数353件,约占全部投诉的三分之一,主要范围涉及生活用品、培训教育、汽车售后、五金建材、电子产品维修等。投诉内容主要有购买的新车异响要求换车、维修手机配件非正品、订购的装修材料未按约定退还订金等。 三是职业打假投诉举报量居高不下。据统计,仅涉嫌广告违法行为的举报总数就达251件,占举报总数的47.8%,且多来自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主要举报内容为网站或者视频涉嫌虚假宣传,并要求举报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