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网上订餐,你是否会担心点的外卖干净与否;吃到美食,你又是否好奇这食物的制作过程?你相信吗,如今这些疑虑和好奇都可能从一个外卖袋上得到答案。 在青山湖宝龙广场陈八两面家店里,接到外卖订单的服务员将食物打包、装袋、贴封条,一系列熟练的操作后,送到顾客手里的外卖便多了一个新的“功能”——扫描外卖包装上的小程序码,即可观看店内后厨情况。近日,记者从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将“阳光餐饮智慧监管系统”应用于网络订餐场景中,目前临安已建成80家餐饮单位,未来,类似做法还将在全市推广。 一个简简单单的包装袋,赋码后产生了新的意义。事实上,不仅仅是外卖袋,包装封签也大有奥秘。据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入网餐饮单位进行食安赋码,同时在外卖封签上增设二维码,不仅可避免食物在配送过程中受到二次污染,也能引导消费者扫码关注食品安全。” 据了解,近年来阳光餐饮智慧监管系统建设持续推进,全市66375家餐饮单位全部实现在监管系统基础信息建档,已建成视频监控模式阳光厨房7522家,实现智能抓拍和物联预警分析1560家。市民手机安装“众食安”APP可以观看“阳光厨房”餐饮单位后厨,直接查阅餐饮单位食材溯源、证照信息、食品安全等级、人员健康以及监管部门检查信息等,同时对餐饮单位餐具消毒、菜品质量、环境卫生等进行评价。 近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在临安区召开餐饮环节四个应用场景推进会,推广临安区在阳光餐饮智慧共治方面的做法与经验。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市场监管部门将以数字化改革为抓手,加速推进‘阳光餐饮智慧监管系统’应用场景迭代升级,推广‘学校智治、农村家宴、网络订餐、阳光厨房’四个应用场景,助推我市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再上新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