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最近,浙江省知识产权保护大会在杭州举行,全面推进“一件事”集成改革。据悉,这也是浙江首次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主题召开全省性大会。 数字化改革引领,为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先行提供强有力支撑,增添了浙江“重要窗口”知识产权辨识度,取得了丰硕成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及全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行动计划,省政府专门编制《浙江省知识产权发展“十四五”规划》。11个设区市、68个县(市、区)进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城市和强县序列,2322家企业通过国家知识产权管理认证,450家企业成为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每百家企业注册商标拥有量居全国第一,中国商标品牌发展指数居全国第一;PCT国际专利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全国第一;4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TISC)数量达全国最多;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城市3家数量居全国第一。保护成效进一步提升。建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3家、快速维权援助中心7家、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地方分中心3家,知识产权法庭2家,互联网法院1家,率先下放专利行政执法权至县区级,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制度,专利权维权周期缩短50%以上,“十三五”期间累计查处知识产权行政案件7.25万件,涉案金额56亿元。赋能发展进一步提速。中央事权下沉领域高价值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从20个月压缩至56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平均授权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10天;成立浙江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累计成交各类知识产权5255项,交易金额11.67亿元;“十三五”期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累计达1250亿元,居全国第一;“双高双百亿”(高层次人才、高价值知识产权、金融机构两百亿授信)金融计划累计服务高层次人才团队两万个、授信220亿元。 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聚力高标准集成服务,积极扩大专利优先审查、快速审查领域,推行授权、侵权预判,优化国家级保护平台布局,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头雁计划”,聚力高价值集成创造,强化专利数据资源的高效检索、精准分析,形成一批关键技术领域知识产权,培育一批专利组合和专利联盟,推动好海外布局,以知识产权“走出去”带动产品、服务“走出去”。聚力高质量集成转化,推进专利技术从适用向应用转化,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推动评估交易资源向“浙江知识产权在线”集聚,实现价值评估、挂牌交易、质押融资、权属变更“一网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