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特产品“进城” 品质消费“下乡” 杭州日报 县城和村镇正成为杭州提振消费的新着力点。 聚焦农产品“进城”,杭州通过产业帮扶为提振农村消费拓展新空间,开辟产销对接新路径,打通了农特产品上行通道;着眼品质消费“下乡”,杭州引导推动城市的生产流通企业拓展农村市场,打通了新产品、新服务、新技术的下沉通道。 6月11日,商务部等17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促进农村消费的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农村消费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不断补齐农村商贸流通体系短板,加快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融合,丰富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供给,进一步提振农村消费信心,促进农村消费增长。”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农特产品“进城”:优化重构产销对接方式 专为林下土鸡盖的鸡舍即将动工,预计到农历年底,瑶山乡富岩村的山核桃林里将走出5000余只林下土鸡。日前,市商务局为富岩村牵线搭桥引进的村企合作项目又有了新动作。与此同时,去年颇受市民欢迎的水果玉米、小香薯,今年将在改进保鲜技术的基础上以更优良的品质登上市民餐桌。 厚植商务经济优势,激活农村产业活力,是提振乡村消费的题中之义,也是重中之重。在“造血”项目上下工夫、做文章的同时,市商务局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产销对接活动,推动农特产品销售,为激活农村消费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径。 上个周末,“舌尖上的端午”农产品广场品鉴会在信义坊广场举行,创下了45个展位两天销售近百万的佳绩;在杭州万寿亭农贸市场,临安农合联资产经营公司借助临安特产专销区将数十种独具临安特色的农产品带进了这个扎根在杭州多年的老菜场;不久前,来自临平区塘栖镇枇杷种植等相关产业的20余名学员参加了2021年电商直播人才培训,学习枇杷销售从“沿街售卖”到“线上腾飞”的升级技巧…… 在线下,农特产品进广场、进社区、进市场、进超市,多样化的产销对接体系使杭州农特产品以更新鲜、更实惠的价格抵达消费者手中;在线上,电商加速赋能农业产业化、数字化发展,一系列适应电商市场的农产品持续热销,有力推动乡村振兴。 市商务局把建立和培育农村电商生态体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组织知名电商企业,对杭州农村电商应用前景进行深度考察谋划;邀请专业团队办培训,为农村电商创业者扫除发展障碍;搭建电商助农直播基地,用足、用好新技术手段,有效推广杭州优质品牌……从规划引导、龙头带动、服务保障等多方面入手,杭州开启了一条富民强村的电商之路。相关报告指出,截至2021年3月份,杭州淘宝村数量达224个,排名全国第六。 品质消费“下乡”: 切实增强有效供给 出门不远就能买到日常百货,网购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打通……当前,随着农村消费环境持续改善,以及网上零售等新兴业态向乡村下沉,农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消费品市场城乡结构也得到了持续优化。 在杭州,农村商贸体系建设与新零售同频共振。农村淘宝店、苏宁云零售、乡村连锁店等商业模式遍地开花,降低了农村居民的购物成本,也保证了消费产品的质量。 农村消费不仅总量在稳步增长,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这些年,农村消费者对于健康、智能等类别的商品需求越来越大,进口保健产品、智能手机、大容量保鲜冰箱、健身器材等产品的销量在农村市场不断走高。 激发农村市场潜力是一项长期工程、系统工程,市商务局下好先手棋,谋划振兴路。在《杭州市新零售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中,明确指出将推动新零售业态向乡村发展,在乡村布局农村电商,引导新零售由城市向乡村延伸。在《杭州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推动农村商贸提质升级”成为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为进一步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品类、完善消费网络、提升商品服务质量提供了方向。 接下来,市商务局将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生活服务等为一体的村民中心;鼓励发展农村电商发展,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村播计划)行动;支持农村数字商业、智慧商业发展;鼓励发展特色农村休闲、乡村旅游、农家观光等消费市场;加快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