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警惕针对老年人的“交友APP”陷阱
 
2022-05-24 09:10:20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随着老年人口占比提升,老年人正由原来的家庭依附群体、社会边缘群体转变为重要的社会利益群体。随着老年网民人数的不断上升,众多互联网APP软件也开始紧盯老年群体,如“赚钱APP”“养老APP”等,为老年群体布下一个个数字陷阱,并窃取用户个人信息。近期出现的老年人“交友APP”,通过一些高流量平台进行引流,以“实名认证”“真人陪聊”“视频相亲”“老年关怀模式”博取眼球,打起精准营销算盘,紧盯有情感需求的空巢中老年用户,利用其涉网不深、冲动消费的特征诱导付费充值。社交软件虽然拥有较强的自主互动功能,但也存在信息不实,中老年人对互联网信息真伪辨别能力整体较弱,更容易成为背后灰色产业链的受害人。这类付费交友APP引发的乱象,亟须引起重视。

网络监管盲区广,缺乏相关法律。虽然《网络安全法》对于用户隐私及网络安全治理有明确规定,但许多社交软件打着正规交友的旗号,背后运转的灰色产业却让监管部门缺乏抓手。有消费者反映,在杭州每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中老年生活”APP注册账号,仅需手机号就可以申请账号,并不需要多重实名认证。注册成功后,系统会推送许多“美女”“帅哥”的个人信息及照片。但若想主动和异性聊天,就需要付费充值会员,会员费一个月128元。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尚未明确此种营销模式是否合规,这类软件凭借“灰色地带”带来的红利,诱导中老年人付费充值,给监管部门调查取证增加了很大难度。

用户情感需求大,滋长暧昧经济。付费交友软件能活跃于中老年这个特定年龄段人群,其背后体现的是空巢老人不被重视的情感需求。他们拥有大把时间,却缺少子女陪伴、社交圈狭小、精神空虚。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老年人丧偶比例占老年人口数的27%,其中80%的丧偶老人有再婚需求。需求催生市场,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测,从2014年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约4万亿元增加到约106万亿元。《付费交友APP盯上老年人,“适老化防护”要匹配市场新动态》一文指出,中老年社交软件背后的运营团队花重金培养女聊天员,在“选角”招募、人设包装、话术培训等环节,完全投老年人之所好,吃透用户的心理诉求、审美偏好、经济状况等;这类“交友APP”正是瞄准了老年网民的群体特征,设下重重数字陷阱,将老年人当做新一轮的流量和资本收割对象。老年人一旦进坑,自然会越陷越深,进而冲动消费。

预警机制不完善,缺少技术支撑。不少交友软件首页都有提醒用户理性消费、谨防诈骗的信息,但充值会员、打赏送礼都是出于用户个人意愿的支出,丰俭由人,其提示作用收效甚微。许多不法分子利用这点对渴望“黄昏恋”的中老年人群实施网络诈骗,稍有不慎,就会落入伤钱又伤心的地步。腾讯110平台发布的《中老年人反欺诈白皮书》显示,2019年上半年,腾讯110平台共受理中老年人受骗举报量超过2万次。97%受骗的中老年人曾遭资金损失,涉案金额从百元到数万元不等,其中利用交友软件进行诈骗的举报量占比超20%。

为保护中老年群体合法权益,切实增强老年人防范意识,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管局提出以下建议: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宣传引导。相关部门应加快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建设,为网络软件应用程序的市场准入和运行监管提供制度依据,通过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主体责任,执法部门才能延伸监管触角,协同配合、精准发力,有据可依。着力整治规范以老年人“赚钱”“投资””养老”“交友”为名的涉诈问题风险隐患,切实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同时,也需强化反诈宣传,将倡导理性消费、反诈骗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进行。通过家庭、村社街道、社会单位、新闻媒体等多方力量的协同参与,科普互联网付费交友软件和其背后的新型诈骗手段,揭露诈骗套路,提高老年网民的数字素养能力,帮助中老年人建立必要的网络识骗防骗意识,才能形成该群体针对数字骗局的“群体免疫力”。

加强社区服务,促进互动氛围。目前,我国老年网民的总体数字素养水平不高,大多数老年人基本处于日常社交软件的信息层面,信息辨别、沟通表达与网络维权等数字能力普遍缺乏,这也是该群体容易被各类APP套路以及被骗后难以成功维权的主要原因。空巢老人往往更容易成为付费交友软件“围猎”的受害者。针对这类人群,村社基层组织应定期走访,了解中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情况和心理需求,加强其与子女沟通,对老年人“点对点”发布风险提示和预警信息,定期开展集体活动,增强邻里间互动性,拓展老年人社交圈,促进良好交流氛围。

完善预警机制,强化技术支撑。网信部门要对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等设置套路,诱导老年人“消费”“投资”“交友”等涉诈骗隐患,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网站平台及账号。运营方应对软件风险预警模块加以支撑,在用户付费时进行弹窗提醒,对高频的、高额的经济往来启动快速响应机制。此外,若用户不慎落入消费陷阱,运营方应及时追踪,配合相关部门调查。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王飞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用大数据还原新能源在用车辆续航里程变化...
·福州电动自行车厂商签署规范经营承诺书
·奥迪广告“翻车”敲响互联网原创内容保护...
·黑龙江佳木斯:专项抽检保端午节日食品安...
·地板有污垢,牛奶未放冷库!上海MANN...
·北京通州一科技公司帮他人“刷单炒信”被...
·北京石景山:暂停堂食期间疫情防控落到位...
·北京严格加强快递外卖疫情防控工作
·宁夏石嘴山强化权责清单 多方推动市场监...
·吉林省发布23项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
·吉林向社会公开征集四方面涉企违规收费线...
·广西玉林:筑牢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
·江苏省启动“世界计量日”宣传暨“计量服...
·江西省严查网络营销虚假宣传
·江苏南京开启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新征程
·陕西咸阳:结合世界计量日开展实验室开放...
·江西省专项整治合同格式条款
·福建省对“名佑食品”开展体系检查并提出...
·安徽省“5•20世界计量日”纪念活动在...
·严抓市场监管 严格疫情防控
·宝宝喝的奶粉里为啥有时会“惊现”活虫?...
·大麦植发被投诉引起社会关注 律师观点:...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平台企业开展反垄断...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3项计量技术规范...
·奥迪广告涉嫌抄袭侵权 各方道歉后该谁...
·赠送的电子琴 退费的时候却要按原价收费...
·从西湖区赶到萧山区吃肯德基套餐 可达鸭...
·“西湖之春”艺术节昨日开幕 接下来一个...
·老玩具也有新玩法 你会加入这场“拼图游...
·存款、货币基金利率都在跌 杭州投资者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