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消保委接到不少有关扫码误投保的投诉。消费者王女士就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她发现自己的微信零钱被莫名其妙扣了款,怀疑遇到了网络诈骗。在当地公安部门和宁波市消保委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王女士找到了两条扣费信息的明细,分别为103.5元和121元。 据王女士回忆,事发当天,她跟往常一样打算扫共享单车回家。扫码时,弹出的页面与平时不同,写有“1元升级”字样,需要填写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等信息。王女士虽然感觉有些蹊跷,但因为赶时间也没有多想,以为租车程序升级了,要完成这些手续以后才能用车,便填写了相关信息。可填完后还是要不断点击下一步,王女士实在不耐烦,于是换了辆其他品牌的单车扫码骑回家。王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投保”了。 按照扣款记录,王女士联系了保险公司的客服,却被告知,她在投保时填写了相关信息,阅读了相关条款,视为同意投保。王女士想退保并且要回被扣除的金额,但对方表示这个保险的性质是交一个月保一个月,也就是说,每一天都会有相应的费用消耗,保费是不能退还的。客服建议王女士通过手机操作取消微信自动缴费功能,操作生效后,下个月开始不再扣费。王女士表示,经过这次事件后,她以后扫码一定会多注意弹出的信息,不轻易乱点广告页面。 在此,宁波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要细看。消费者在扫码时一定要看清楚弹出窗口的具体显示内容,注意阅读条款。 二要慎点。现在很多平台都会有弹窗广告,包含“免费”“一元升级”等具有迷惑性的字眼,消费者要看清这类营销用语,不要轻易点击广告链接。 三要留存。消费者要及时掌握自己的消费情况,留存消费凭证,防止被乱扣费。如发现“被投保”的情况,及时通过支付平台找到“扣费服务”,并联系保险公司进行退保或者寻求相关部门帮助。 与此同时,宁波市消保委呼吁广大商家规范经营,自觉抵制误导消费者的宣传广告,为消费者提供可靠优质的服务,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共筑消费公平的良好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