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随着《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的颁布实施,新时代建设知识产权强国的宏伟蓝图已徐徐展开。 杭州一直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集成改革,向高水平打造保护最严、创造最活、生态最优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阔步迈进。 杭州全球创新指数不断跃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今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全国首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名单,杭州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缘何是杭州?数据见底气。 此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2022年度全球创新指数城市排名,杭州从2021年度第21位跃升至第14位;“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指标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标杆”,尤其政策体系被评为全国最佳表现;连续3年获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考核优秀;在省委、省政府对设区市2021年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中位居全省第一;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全国30个“中国专利金奖”杭州获得2个;浙江省知识产权研究协会发布2021年度浙江省创造力百强企业榜单,杭州企业占54席,前10包揽8席…… 近年来,杭州不断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行政保护、司法保护、仲裁调解、维权援助、行业自律、公民诚信等有效衔接的大保护机制;今年已办理涉网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285件,平均周期缩短至1.5天;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受理专利预审案件1824件,调解案件692件;实施《西湖龙井茶保护管理条例》,成功获批创建“西湖龙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假冒西湖龙井茶系列案件侦办获百姓点赞;杭州知识产权法庭自成立以来,累计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71万件。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提升司法护权实效、加强刑事重拳出击、开展海外纠纷指导等一系列强化协同保护和重点领域保护措施,杭州让创新者再无后顾之忧。 推动“知产”变“资产”,不断强化金融创新,近年来,杭州以数字化推进知识产权治理变革,硕果累累。构建知识产权融贷投评“一体化”服务模式,建立重点产业运营基金和质押风险补偿基金;制定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指南》地方标准,落地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存证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为数据知识产权价值转化提供先行经验;建设杭州知识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发布《知识产权市场化定价和交易体系指南》团体标准;获批建设中国物联网和中国(浙江)人工智能等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完成全省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首期规模1.1亿元,单户每年融资成本降低50%以上。数据统计,今年1-10月,全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就达到了219.52亿元,同比增长51.14%。 都说发明专利是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截至今年10月底,杭州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1.88万件,全省占比39.96%,居省会城市第一;今年1-10月新增发明专利2.55万件,全省占比49.4%;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802件,全省占比53.41%。在杭州,70%以上的发明专利申请主体都是企业。 在市场竞争内驱力推动企业不断创新的同时,杭州也正以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为载体,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一直以来,杭州着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与服务,不断提高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加快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建设,努力创造新时代知识产权新业绩,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答卷。 对话 今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结果,杭州共获奖20项,其中包括中国专利金奖2项,获得者分别是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学。作为知识产权领域最高荣誉的获得者,有哪些感受和经验可以分享?项目能够获得中国专利金奖,有哪些“过人之处”?作为杭州知识产权创新优秀企业代表和学界代表,如何为杭州高水平打造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添砖加瓦呢? 围绕这些话题,本报邀请两位专家展开对话交流,他们分别是: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周迪;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陆胜勇。 深耕数字经济领域的宇视科技是杭州拥有发明专利最多的头部企业之一,截至2021年底,就有3000多件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80%,授权率高达90%。今年,宇视更是一举拿下了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金奖这一知识产权领域的最高荣誉。 陆胜勇现在是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级人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和浙江省专利金奖1项。 记者:今年7月,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种媒体流可靠传输和接收的方法以及装置”和浙江大学的“可调谐激光光谱结合飞行时间质谱在线监测二噁英的方法”同时获得中国专利金奖,对于获奖的这项专利,请作详细一点的介绍。 周迪:这项发明是一个适用于实时媒体流的低延时高可靠传输方案,以组播技术为基础,结合同步重传和智能缓存调度技术,实现实时媒体流的低延时高可靠传输,并使网络总流量最小化、传输路径最优化、多码流缓存利用最大化,同时规避了网络的局部流量拥塞和复制点的性能故障瓶颈等风险,提高了实时视频业务的应用体验,并节省了用户预算。 陆胜勇:为解决垃圾焚烧过程中痕量二噁英分子无法实现精准在线检测这一全球性环保检测难题,浙江大学严建华教授带领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事焚烧过程二噁英生成机理和控制方法的相关研究,2005年申请“可调谐激光光谱结合飞行时间质谱在线监测二噁英的方法”专利技术,2009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该项专利技术发明了焚烧烟气中二噁英指示物的在线检测方法,可快速获得焚烧烟气二噁英毒性当量浓度排放数据,极大提升了焚烧烟气二噁英排放水平的实时获取效率。 记者:获得金奖的这两个项目,具有哪些创新功能,后续将在哪些场景使用呢? 周迪:实时视频大量应用于平安城市、智慧交通、应急抢险等几乎所有的智慧城市项目,是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实时视频作为业务关键数据,其延时性和可靠性是智慧城市业务的基础要求,多码流是智慧城市应用的客观需求,网络拥塞是实时数据传输的潜在风险,复制点自愈能力是实时业务的可靠性保障。本发明为智慧城市业务提供了实时数据低延时高可靠传输所需的完整解决方案。 陆胜勇:二噁英在线检测系列产品已陆续在我国垃圾焚烧发电的多个头部企业落地应用,二噁英在线检测系统能连续、准确、及时、有效地反馈工况异常情况及二噁英变化趋势,能切实指导垃圾焚烧操控人员进行焚烧运行工况的精准优化,有效降低了焚烧发电运维成本与运行风险,极大提升了焚烧企业的二噁英污染防控能力,为焚烧炉关键污染物排放长期稳定达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至今,二噁英在线检测系统的现场连续稳定运行时间已累计超过50000小时,实现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总计约5亿元,环境和社会效益尤其显著。未来,随着该技术的不断完善及升级,二噁英在线检测技术应用将拓展至工业危废处理、医疗危废处理、燃煤耦合发电、钢铁生产、水泥生产、冶金工业、核危废处理等新领域。 记者:作为杭州科技创新代表企业和知识创新型高校,两位觉得知识产权和专利发明对企业和高校分别意味着什么?重要意义体现在哪里? 周迪:作为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是宇视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每年将营收的13%投入研发,科技成果需要依靠知识产权战略进行保护,防止科研成果流失。宇视的科研创新获得了各行各业的充分认可,除了中国专利奖金奖,其他奖项还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并拥有了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等资质。同时,宇视科技积极实施知识产权运营,包括技术成果的产业化、专利的许可转让等,能有效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 陆胜勇:我们在科研工作中,非常重视知识产权的积累、完善和保护。我们开展的科研主要是应用基础研究,即科研工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产业、行业的应用需求。开发的新技术有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污泥搅动式热干化及复合燃烧利用技术、危险废物多段热解焚烧处置技术等,每项技术都实现了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为我国相关行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最终也都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记者:在杭州这座创新活力之城,请二位分别从企业和高校角度出发,谈一谈如何为杭州这座城市知识产权工作添砖加瓦。 周迪:宇视科技将持续重视知识产权,进一步提升专利质量,不仅使专利授权率保持在90%以上,同时重视培育高价值专利,围绕公司重点技术研发方向展开专利布局,研究建立专利池,并通过许可、转让、产业化应用等方式实现专利的高效益运用。另外,在风险管控方面,做好预警分析工作,防止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并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宇视科技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省、市政府政策号召,助力杭州知识产权工作的先进性走在全国前列。 陆胜勇:学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形成了全链条管理和保护体系,产出高质量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成效显著。2008年以来,学校年发明专利授权量持续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截至2021年底,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6097件,其中2366件专利维持时间在10年以上。 接下来,学校将持续打造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构建集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研究、成果推广为一体的创新机制,提早布局重大、突破性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产出真正有用有价值的专利成果。同时,依托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科技部科技成果赋权试点单位建设,努力将科技创新体系、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有机融通,加强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