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退费难” 成职业教育行业通病
 
2023-03-15 12:09:37   杭州网

“职业教育退费难”问题已成为行业的通病。在黑猫投诉平台查询可知,但凡有些体量的职业教育机构都或多或少地接到过退费投诉。

根据黑猫投诉显示,目前尚德机构累计有3.17万的投诉量,仅3月14日一天便有14起;达内教育也累计有2500多起投诉。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职业教育机构退费难的现象并不鲜见,主要形成因素在于早前职业教育机构推出“保过班”“培训贷”一类的营销策略。

行业进入零和博弈阶段?

在职业教育门类中,一些考证类目的学习周期通常以年为单位,且学费一般在数万元左右。对于部分消费者而言,过高的时间和金钱成本无形中提高了消费者的决策门槛。为此,职业教育机构推出“保过班”和“培训贷”业务。

其实,从广告法规定来看,职业教育机构宣传“保过”本身就是违规行为。广告法明确,教育、培训广告不得含有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但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仍有职业教育机构把“保过”作为营销噱头。另外,很多职业教育机构也都会主动帮助学生办理培训贷款。动辄数万元的培训费用可以分摊到2年至3年间偿还,每个月只需要还款千元左右,这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报名的门槛。

“‘保过班’与‘培训贷’对消费者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熊丙奇指出,“这种营销手段促使更多机构采用同样的方式营销招生。”

但是,“保过班”并不代表消费者一定能够通过考试。事实上,每年的教师资格证、律师证、会计证等证书的总量是有限的。因此,对于提供“保过班”的职业教育机构而言,报名学生越多,后续需要承担的退费总量也越大,加之经营规模扩大后房屋租赁成本、员工薪酬、经营硬性成本等因素影响,机构能否实现正向盈利,面临很大的挑战。

熊丙奇表示,即便职业教育机构意识到这一模式存在弊病,也难以主动撤出相关竞争。机构当前已经是骑虎难下,如果取消相关营销模式的决定不能成为行业的一致行动,就会有消费者外流的风险。长远来看,在此背景下,整个职业培训行业都会陷入危机中。

而因上述策略致使退费难的情况也在进一步压缩企业的生存空间。一位多次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消费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现在很多消费者在报培训班之前都会上网查下退费情况,如果有机构退费不及时的投诉,消费者报名时就会很犹豫。机构没新生的学费做资金补充,老生的学费就更没钱退,已经形成恶性循环。”

部分机构主动拉长退费周期

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退费,本是企业应履行的责任。但有业内人士表示,延长退费时间或许是企业主动选择的一种经营策略。

某职业教育机构从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政策和经营层面来看,如果机构与消费者签订“保过”协议,当消费者确定未能通过考试,按理说机构需要立刻退费给消费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灵活性。例如一些考试存在补录的情况,一旦补录成功,就意味着消费者通过考试,机构可以不用退费给消费者。从成绩公布到补录结果公布,中间存在时间差,职业教育机构往往会观望补录情况,确认是否符合退费标准。

另外,上述从业人士表示,在漫长的退费流程中,可能会出现消费者嫌麻烦或者过了冲动期,有改变想法重新学习的可能性。这也是消费者与职业教育机构间的心理博弈过程。从财务方面来看,确实有企业存在通过延长退费周期,用以调节企业季度、年度财报周期内的业绩表现的情况。

“从实际经营层面来看,消费者与职业教育机构之间,也存在流程上的感知差异。”上述从业人士进一步指出,当消费者报名交费完成后,其就可以同步开始课程学习。但在财务方面,消费者所交的费用在企业内部或许仍在走财务流程,消费者上课和企业财务流程是并行的,消费者对此没有时间感知。但是当消费者提出退费的那一刻起,即便马上开始推进退费流程,整个财务流程的时间都会被消费者清晰感知到,或许会存在感知差异。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从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流程上面,企业会有自己的流程机制,需要一定的时间处理。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因为近些年电商平台始终推行的7天无理由退货机制,使得很多消费者对退费时间的容忍度降低。在此背景下,双方就容易出现更深的矛盾。”

熊丙奇表示,长远来看,职业教育行业要稳健发展,必须告别“保过班”与“培训贷”模式,不能再追求培训规模,而必须重视培训质量,并以这样的经营思路,引导消费者理性选择培训。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记者 张 安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高质量服务成家电市场回暖助推器
·黑龙江百家企业发布放心消费承诺
·福建:打击代理黑产乱象 提振金融消费信...
·陕西省“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保险业协会:七大举措护航消费者
·价格相差20倍的底妆有何区别?宁波市消...
·黑龙江省消协发布“提振消费信心”倡议书...
·2022年福建省消委会为消费者挽回损失...
·甘肃省消费者协会召开法律专家委员会工作...
·广东省消委会系统2022年为消费者挽回...
·江苏蝉联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 “双...
·四川: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成果...
·福建福州:提振消费信心 拓展文明实践阵...
·吉林: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
·课堂教学、实践体验 上海金山开启“3•...
·畅通优化公众诉求渠道!上海12315市...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3•15”系列宣传...
·江西启动2023年“3•15”国际消费...
·福建福州:约谈多家社区团购平台 提出4...
·制止餐饮浪费|江西发布制止食品生产环节...
·江西新干:全覆盖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辽宁: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多向发力...
·广西举办“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
·福州出台先行赔付承诺工作指引并举行承诺...
·福建福州: 2022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
·江苏江阴:开展“3•15”国际消费者权...
·重庆举办大型游乐设施应急救援演练
·广东2023年“放心消费粤行动”启动
·江西集中销毁假冒伪劣消防产品
·黑龙江“护航冬季旅游”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