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你个串串……” 有姑娘等3个小时快急哭了 一张家常桌子,围起矮木凳,架上独有的火炉,没有雅间和包间……就能成就一场烧烤狂欢。 “小串+小饼+小葱”,是淄博烧烤不同于全国的灵魂吃法。 首先一个迷你木炭火炉上桌。立方体的牛羊肉、薄而匀称的五花肉、鸡胗、鸡腿等食材次第上桌,蘸料是一盘花生碎料、辣椒粉和甜面酱。最后是一包薄面饼、一捧绿白相间的小葱。 牛羊肉店家先烤至七八分熟,剩下火候客人自己掌控。 烤肉上架,约莫两分钟滋滋冒油,四周全是焦香,面饼卷起烤肉,加一根青绿小葱,面香、肉香,杂糅葱香,口感丰腴不腻。 更多人饿着肚子排着长队,有个姑娘已经排了3个小时,眼圈红了。旁边桌的人抓起烤串,硬塞到姑娘手里,“送你个串串”…… 记者途经几桌烧烤摊,稍有逗留,就会有人递来烧烤,“送你个串串……”空气里除了焦香,还有热情好客的味道。 不到晚上6点,同时有两家烧烤店“挂牌休战”。 一家老板说:“烤串师傅从早到晚穿串,只吃了一顿早饭,今天不接单了,抱歉抱歉。”排成螺旋状的长队只好慢慢散开。 “再江湖”烧烤店老板小李,淄博本地人,他说店名是老婆起的,开始自己觉得是不是太江湖味,后来觉得这样特立独行也蛮好。 小李说,这些天客人实在太多,店里最多接100桌,晚上6点就不接新单了,员工太辛苦。 客人中有人带着音响,很多人在他店前集体跳起舞来。 晚9点,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歌声,“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是周华健的《朋友》。 当晚没有《大花轿》,但全场情绪很快点燃,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同时加入了大合唱。 

为什么一座北方城市的烧烤 能有如此魔力? 临淄大院市场管理处毕经理介绍,这里1万平方米场地,有30间房子20家店铺,每天客流量上万,但远远坐不下这么多人。 20公里外的张店区浅海美食街,此时正是烧烤的狂欢夜。 来了很多网红,开始在烧烤摊上飙歌直播,周围水泄不通,围观人群尖叫嘶吼,举过头顶拍照的手机如林…… 90后小李,是一家烧烤店大厨。胖胖的他正亲自动手洗托盘。天气微冷,他穿着短袖仍是额头冒汗。 小李说:“工人不够用,盘子缺只能自己动手洗……再忙一个月,我差不多能掉一半体重。” 隔壁超市老板娘杨大姐满脸愁容,“从中午11点一直唱到凌晨1点,我睡觉耳朵都在嗡嗡叫……” 鉴于烧烤市场竞争太厉害,一个女主播躲到市场外垃圾桶后面,对着手机一遍又一遍重复,“还剩两个还剩两个……你们让我PK输了我哭给你们看……还剩一个还剩一个……” 前天凌晨,市场外还蹲守着大批城管,其中一人告诉记者:“我们的任务是防止踩踏,直到大家平安散场。” 凌晨,东一路工人们在连夜修路。 网约车司机李师傅说:“原来1个小时能接4单活,现在只能接2单。人太多,路太堵,但活儿还是停不下来。今天拉了3个成都客人,全城找不到酒店,最后来到隔壁的邹平,才找到住处。还有四川的、陕西的、东北的……南方北方客人全来了。” 一座北方城市淄博,为什么烧烤能让全国着魔?这背后有怎样的原因和故事?火了之后当地政府有什么打算?请关注本报记者的连续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