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小月)近年来,包括家乐福、沃尔玛、永辉超市在内的商业品牌纷纷宣布关闭部分经营多年的传统卖场。继年初传出“家乐福购物卡在门店无法购物”消息后,近期,家乐福广州新市店已停止营业,这是家乐福在广州的最后一家门店,而深圳最后一家店也于8月初闭店。 记者了解到,在北京,家乐福双井店已于8月25日闭店。如今,北京仅剩四元桥店一家门店,且大部分货架已经没有商品,即使有少量商品的货架陈列也较为混乱,营业截止时间也缩短至18点。 曾有“大卖场教父”之称的家乐福于1995年在北京开出中国内地首家门店,到2006年门店数量就突破100家,扩展速度可见一斑。然而,如今,家乐福关店速度也是一样,财报显示,2022年家乐福中国共关闭58家门店,2023年一季度,家乐福中国闭店数量为33家。 虽然2019年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业务80%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但二者的结合并未改变家乐福的颓势,而苏宁易购也深陷泥潭。 随着新零售不断崛起,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新模式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在此趋势下,家乐福面对这一行业变革并没有多少积极动作,仍然采取传统的大卖场模式。 据ST易购(即苏宁易购)发布的一季度报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家乐福在中国拥有门店114家,相较年初的147家缩减了33家。而在2022年一年,家乐福关店58家,全年无新开的门店。 近10年来,曾经为大众熟知的超市品牌接连黯然离场,大卖场模式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变化。上海奇榕咨询公司董事长张诗信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传统大型超市关店浪潮几年前便已经出现,目前尚未见底。大型超市纷纷关店主要受电商和便民商的崛起,以及各类商品趋于无限细分化浪潮的影响,它们能够更方便快捷地满足居民多样化的购物需求,并且居民综合购物成本更低。 除了外部因素,张诗信认为,大型超市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效率越来越低,对供应商的影响力也持续降低,顾客购物的便利性较差、成本相对较高,在应对商品和商业环境的变化方面缺乏敏锐性。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认为,大卖场走向衰亡是必然的。“苏宁当年收购家乐福是对这一业态衰亡的趋势预判不足,显然是背上了巨大的包袱。大卖场一站式购足的消费者价值趋向于零,过去的便捷性变成今日的租金、运营成本包袱,必然走向衰亡。”赖阳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云消费时代,消费零时差、零距离、零渠道趋势显著,未来的超市应该专注向社区化和小型化发展,成为离消费者更近、规模更小、更新鲜的采购渠道,这才是消费者最需要的。同时他也强调,要全渠道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而离消费者越近,融合服务的成本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