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具盲盒渐渐成为新潮流。由于拆开盒子之前无法知晓文具的款式,为了买到喜欢的“隐藏款”,一些孩子就会不停购买。而每当一些普通文具被放入盲盒,其“身价”便会翻番。记者暗访发现,盲盒中一些文具没有生产日期,还有部分文具超出有效使用年限。(据央视财经8月31日报道) 每逢开学季,文具商品便迎来热销。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升级,家长舍得为孩子花钱,一些文具品牌也走起了高端化路线。而文具盲盒由于具有未知性、探索性、刺激性、惊喜性等特点,备受青少年消费者青睐,进而成为新潮流。 商家为了产品卖得更好,迎合青少年消费者的喜好,本无可厚非。但一些高端文具、文创文具在商店出售时却变了味,比如价格标签“失踪”、商品混放,消费者结账时才得知真实价格;一些五颜六色的文具,用的却是劣质彩色颜料,可能威胁接触者的身体健康;部分经营者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其售卖的文具盲盒里装的都是“三无”产品,且很多产品设计不合理、使用材质劣质,如含铅量超标、刀片伤人等,存在安全隐患;一些普通文具被放到文具盲盒以后,身价倍增,学生们为了买到“隐藏款”文具而重复购买。另外,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部分商家诱导消费,一些文具盲盒玩法具有博彩性质,容易使未成年人沉迷其中。 文具盲盒虽然商品“盲”,但销售规则不能盲。今年6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明确了盲盒经营禁售清单,通过对盲盒的价格体系、抽取规则、售后保障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等设置一系列规则,给盲盒经营行为划出红线,盲盒经营销售逐步迈入规范轨道。不过眼下,在“开学经济”和“盲盒经济”的双重作用下,一些文具盲盒“不洗泥”的一面还是暴露了出来。 防止未成年人痴迷于文具盲盒,避免其迷失在文具盲盒中,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不妨对校园周边学生用品市场尤其是盲盒销售模式进行规范,包括严格销售距离、进货清单、盲盒内容、定价标准和规则等。对涉嫌虚假宣传、消费欺诈、生产与销售问题用品的商家,要依法予以惩治,推动学校周边消费环境向好。 盲盒再“盲”,本质上仍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就要货真价实,最大程度保障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学校和家长也要对孩子多些耐心引导,培育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盲目跟风,过度消费。多方共同努力,严格执法,划清红线,教育引导,才能让文具盲盒不再疯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