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满的江鲜 记者 江玥 摄 7月1日0点起,为期4个月的钱塘江禁渔期结束,杭州多个码头和鱼市开启抢“鲜”大战。 鱼市 8点不到,全部卖完 过去的4个月里,渔民们都在做什么?“吃饭,睡觉,打老K,搞卫生,接送孙子。”鱼市摊主夏大姐笑哈哈地说。但昨天,夏大姐好像换了一个人。 “来来来,还有碗刀鱼。”早上7点半,夏大姐在滨江区西兴路与闻涛路交叉口的鱼市,吆喝着最后4条刀鱼。很快,这碗刀鱼,连同一条劲道十足的小鳊鱼,被一位大姐打包拎走,“要鲜掉眉毛了”。 “过了半夜12点,大家排队出船。凌晨4点半,第一条船就回来了,岸上的人立马接应,理好鱼,骑着电瓶车开到鱼市,摊位立马就支起来了。”夏大姐说,开渔第一天,大家都铆足了劲。 记者问了一圈,摊主们普遍反映,第一天刀鱼和鲈鱼比较多,江鳗、甲鱼非常少。 7点半,鱼市基本没有鱼了。郑大伯打包了剩下的几条白条,半袋子称下来,20多块钱,“我打算清蒸,出锅后倒点酱油,过老酒吃”。 7点50分,刚结束晨跑的王大哥一路快走过来,身上的汗还没干透,看到打头家夏大姐的摊位问:“包头鱼还有吗?”看夏大姐摆摆手,王大哥不死心,又问了几家都没有,走掉了。 一个小姑娘说要买条白鲢,跟夏大姐要了联系方式,拜托第二天有了务必跟她联系。“我8点多要收摊回去了,明天早点来吧,我5点多就在这儿了。”夏大姐说。 
排队购买江鲜 记者 江玥 摄 鱼王 一条大花鲢,43斤! “让一让,让一让咯!”挑着担的渔民前脚刚把鱼倒进水盆里,后脚就有市民抢着选购。家住九堡的王先生捞出两条大花鲢,让老板娘称重。“15块钱一斤,25斤半,收你380元。” 上城区九堡街道是杭州核心城区唯一保留传统捕鱼方式的区域。按照老规矩,每年开渔第一天,杨公渔码头要举行鱼王争霸赛。 今年的候选鱼王是三条大花鲢,第一条看着就很大,刚挂起来就压秤了,称出来39斤;第二条个头小点,36.2斤;第三条一出场就听到围观人群惊呼:“这条大啊”,上秤一称,43斤,成功当选今年的九堡鱼王。 这条鱼王是渔民王林海捕获的,比去年的鱼王重了1斤多。大家羡慕他能捕到鱼王,他反而不是很满意。“我的目标是抓到一条50斤的!”说着大家哈哈笑了起来。 临近中午11点,杨公社区的渔民已捕上来近3000斤鱼鲜。格畔饭店的老板朱海滨买了4条江鲈,现场烹饪了一道有鱼有虾有贝的“一统江湖”,汤鲜味美肉滑嫩,众人尝后连连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