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兼职刷单挣3元被骗几万元 警方提醒:任何刷单都是诈骗
 
2025-04-02 10:55:47   杭州网

“急聘打字员,每1000字可获30元,工作时间灵活,无需押金。”看到类似这样的兼职招聘广告,您会动心吗?近期,江苏盐城的潘女士在接到一份“网上应聘打字员”的兼职工作后,在不知不觉中一步一步地陷入了“刷单返佣金”的诈骗陷阱,来了解一下事情的经过。

潘女士家住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前不久,她在家里刷视频的时候,看到一个“招募打字员”的兼职广告,就按照要求登记了自己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第二天,潘女士就收到了短信通知。对方告诉她,报名打字员的工作已经通过审核,并要求扫码关注公众号。

当事人 潘女士:对方发了一个二维码,让我扫码关注公众号。公众号客服又发了一个链接让我用浏览器打开,下载一款名叫“HEKR”的App,并注册账号和设置密码,领取了我的入职领取码2195,之后就有一个叫“李静”的接待员在App内联系我。

随后,潘女士根据软件接待员要求开始刷单做任务。

当事人 潘女士:一开始都是一些简单的任务,做一个可以得到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我陆续做了一些任务,对方给我微信发了十几笔红包,分别是3.3元至23.8元不等。这时候我就开始相信对方了,以为做任务真的能赚钱。

在潘女士刷单任务金额越来越大后,客服以“潘女士操作失误”等为由,要求潘女士不断提高刷单金额进行多次转账,否则无法返还相关“本金”及“收益”。

当事人 潘女士:后来,客服让我做一笔1500元的单子,但完成后客服说我操作失误,显示数据有问题,需要再做两单才可以获取返利。第一单是9500元的任务,第二单是23600元的任务,但第二单还没做完我的支付宝被限额了,一直显示不能付款。最后,对方就让我去银行取18600元现金,把钱装到一个快递盒里,再让我自己打一个顺风车,让司机把钱送到淮安市。

反诈中心及时预警 18600元被火速追回

在受害人潘女士“在线支付被限”后,诈骗团伙又继续引导潘女士进行“线下支付”。所幸反诈中心民警及时预警,紧急找到了潘女士,18600元被火速追回。

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龙冈派出所副所长 陈俊铭:这个时候,受害人已经完全相信对方,并按照对方的要求叫了顺风车。诈骗团伙也已经提前联系好“车手”取钱,钱一旦被“车手”取走,之后追回的难度就很大了。

此时,盐都区公安分局反诈中心的民警已经排查出线索,并通知辖区民警尽快找到潘女士。民警随后在潘女士工作的地点找到了她。见到民警出现,潘女士还是一脸懵。

得知“顺风车”刚走了五分钟,民警立即让潘女士联系“顺风车”司机掉头回来。

警方介绍,电信诈骗分子在行骗过程中,往往精心设计一系列复杂且巧妙的圈套,让受害者逐渐步入他们预设的陷阱。以潘女士的案件为例,诈骗分子先以成功小额返利为诱饵,在骗取受害人信任后逐步加码,精心策划并实施诈骗,令人防不胜防。

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刑警大队反诈中心主任 付送星:诈骗分子第一步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短信、快递等多种渠道,广泛撒网“兼职广告”等具有诱惑力的虚假信息。为了增加诈骗的可信度,他们常常设置看似正规的页面、网站,而且以“门槛低、收益高”为诱饵,鼓励大家都来“试一试”。

一旦当事人被吸引上钩,诈骗分子就通过逐步安排刷单任务,构建出一个看似真实可信的“刷单任务”,在前期的小额刷单任务全部返利成功。

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仓基鹏:在成功骗取当事人的信任后,他们引导就会当事人进行上百元、上千元的“刷单”,当然了,这些刷单任务肯定会被以各种理由无法再返利。之后,再利用当事人急于拿回本金的心理,诱骗、胁迫其进行更大的“刷单任务”。金额可能是几万、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

未知链接不点击 转账汇款多核实

为了有效防范各类电信诈骗,警方提醒,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希望大家能够时刻保持警惕。

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刑警大队反诈中心主任 付送星: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任何刷单都是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是陷阱。因此,对于任何网上的“兼职广告”,都应保持冷静,仔细核实真伪,一旦涉及刷单任务的,不要刷任何一单。

警方提醒,在下载和使用App时,同样需要谨慎行事,务必选择正规渠道,并仔细核对App的资质和相关信息。

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仓基鹏:由于虚假App无法在正规应用市场上架,诈骗分子通常会通过发送网址链接或二维码的方式诱骗受害者下载。来源不明的链接不能下载、App不能安装,其中往往还隐藏着恶意软件,能够窃取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

此外,凡是涉及“顺风车”送现金的,也一定都是诈骗,不能再抱有任何侥幸心理。

盐城市公安局盐都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仓基鹏:如果不幸遭遇诈骗,首先要保持冷静,立即保留好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证据及时报警,向警方提供详细的诈骗信息和证据。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续保条款“偷梁换柱”须警惕
·健康消费热 首发经济火
·治理摄像头乱装乱用 新政如何更好落地执...
·直播间走出的不只是“网红”
·从川菜创新看消费提振
·乳制品、粮谷中食品安全隐患测定两项团体...
·丧葬服务店开在家门口?特殊行业须划出“...
·食品安全治理须关闭标签“美颜滤镜”
·让公益诉讼维权彰显更大威力
·江西发布殡葬领域价格收费行为提醒告诫书...
·福建三明:规范清明节期间价格行为
·陕西蒲城:对标校园后厨 推动外卖行业品...
·珍爱网有线下门店关闭 关注婚恋平台诚信...
·消费体验提振信心 聚力共筑满意消费 浙...
·从AWE2025看行业发展风向(三)|...
·10元就能“复活”亲人?数字重生背后信...
·魔芋显“魔力” 相关概念股飞涨
·杭州商场流行宠物社交圈 解锁商业新空间...
·清明小长假 春游正当时 市集walk、...
·直播带货4000万元!董宇辉在西湖区“...
·浙江近千家政企启动鸿蒙应用适配,助推长...
·五颜六色的小番茄 有没有买来尝尝鲜?
·市营商环境顾问团为“小店经济”把脉问诊...
·户外运动描绘健康生活新图景
·让食品标识明明白白
·加强消费激励  服务提质升级
·市场供应量持续增加 小龙虾价格承压下行...
·外卖小哥身陷“算法束缚”等困境怎么破?...
·涉及网络安全、电动汽车等 今起一批国家...
·“购在中国 浙里首发”2025浙江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