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小店渴望拥抱线上机遇 “城内”商家却深陷引流困境 小店痛点如何破? 每日商报讯 街头巷尾的各色小店,一头连着万家灯火的生计希望,一头连着产业脉动与消费浪潮。它是市井烟火的鲜活注脚,既澎湃着经济毛细血管的活力,又氤氲着城市的温度与生机。 就在这两天,杭州市个体工商户总量突破100万家,这一庞大群体在城市经济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然而电商的冲击影响、消费群体的悄然转变、经营成本的节节攀升等客观因素使得不少小店正深陷困境。 聚焦小店这一群体,杭州市营商环境顾问团举办了一场小店经济“改革问需”座谈会。餐饮、服装、摄影等领域个体工商户及市场运营方在会上齐聚,坦诚地分享着自己的发展经验,也毫不避讳地倾诉着现实中的种种困扰,杭州个体劳动者协会作为改革联络站之一也参与其中,一同为小店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探寻破局之道。 “城外”小店渴望拥抱线上机遇 “城内”商家却深陷引流困境 这样的“流量围城”,如何破局? 望江路农贸市场有限公司负责人姜末泽在会上向大家分享了一个故事。“去年入驻市场的‘稻糯香’,通过拍摄短视频、直播介绍产品,成了当地的‘网红粽子店’,店门口日常排起长队,端午节前后一天能卖出几千个粽子。” 稻糯香的“出圈”让整个望江路农贸市场尝到了“甜头”,“带动了来市场的人流,附近商户的生意也更好了。其他商户也感受到了线上引流的潜力,纷纷跃跃欲试,盼着通过直播增加人气。”姜末泽笑着说道。 面对线上机遇“心痒痒”的可不止望江路农贸市场的商户。杭州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会长程勇的祥丝语丝绸店已开了十八年,和大多数小店的经营模式一样,两口子守着一家店,却深感获客压力与日俱增。“我们特别渴望能够线上引流。可惜既不懂技术和运营,资金也有限,承担不起高昂的试错成本。” 和他们一样,数字化浪潮下,许多小店怀揣着拓展消费版图的愿景,满心期待借电商东风实现飞跃。然而,那些已经在线上“摸爬滚打”过一圈的老板们却也有着不少“苦水”。 这是为啥? “我从事餐饮行业,如今消费者到店习惯先看线上平台有没有优惠券,所以我们不得不入驻线上平台。”屹川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方杭川有些无奈,“可线上运营的投入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本就微薄的利润被进一步压缩。” 另有布艺商家表示:“对于我们行业来说,‘卷’品质、面料才是良性竞争,但是有了线上销售后,不少同行都在拼流量、广告的投入,甚至打起了价格战。” 仿佛一座围城,城外的小店渴望拥抱线上机遇,城内的商家却深陷引流困境。如何才能破局呢?一起听听专家们的声音。 “线上经营是大趋势,要积极拥抱。”上城区民个协会负责人王晓杭直抒己见,“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上城区民个协会开展了不少针对性的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邀请专家为店主讲解运营技巧、数据分析等知识,希望大家可以更多地关注这些信息,踊跃参与培训。” 而针对小店经济的引流困境,市营商环境顾问团专家、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周鲁耀表示:“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监管能力,深入研究平台机制,如流量分配规则、推广算法原理等,掌握关键信息,推动打造更平衡的线上商业模式。” “另外,随着平台影响力增大,杭州要引导其承担更多公共责任。”周鲁耀提出,“比如借助大数据分析优势,为小店的产品推广、运营模式升级、选址布局优化等提供有效建议。” 摄影店转型求生,丝绸店服务拓客 不仅有“小店帮”搭桥 还将推出更多合规、技能培训 去年,冯侨的摄影工作室险些倒闭。“乐加摄影工作室主营儿童摄影,除了线上投入水涨船高外,出生率下降也让生意愈发艰难。”提起这段往事,冯侨眉头紧锁,“好在工作室及时转变思路,增添了成人肖像拍摄,并和各个单位沟通合作,在妇女节、父亲节等节点为员工提供美照拍摄服务,通过这些项目,工作室有效拓展了市场,还收获了不少回头客。” 丝绸店老板程勇则通过推出“放心消费”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扩展了客源。“我们很多顾客是游客,这项服务让他们购物更放心,成交量提升了不少。事实上,衣服可以试穿,消费者大多很满意,退货的情况并不多。” 小店店主凭借着勤劳勇敢和创新精神克服了重重难关。小店“自救”的同时,杭州也在为这一群体提供更深层次的支持。 杭州打造了“小店帮”个体工商户帮扶品牌,搭建起小店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如,为小店店主提供涵盖开店选址、办照、装修等全生命周期指南;提供利率低、额度高、手续简的金融产品,方便小店主申请信用贷款;小店店主能发布求助帖,获取“对口”大企业和法律援助等服务。 “市市场监管局接下来会从合规指导与技能培训两方面开展工作。”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处副处长高轶舟表示,一方面采用柔性执法,对首违、轻微违法实行不罚、免罚;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政策宣贯,就常见问题给予提醒,解读最新政策法规,帮助商户提升合规经营能力。 “在技能培训上,品质是小店的核心竞争力。例如餐饮行业,菜品口味是关键;摄影行业,出片与修片技术决定水平;服装行业,设计感、款式及面料影响着产品质量。基于此,我们会针对不同领域开展细化培训,精准提升小店经营技能,助力小店打造差异化优势,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高轶舟说。 此次“改革问需”座谈会,为杭州小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承载着城市温度与记忆的小店,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