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网售部分移动电源暗藏GPS和手机卡 可监听定位
 
2014-05-12 08:16:36   杭州网
    测试

    打电话能监听移动电源周围声音
 

    北青报记者以顾客身份在网上购得了这款价值500多元的长方形移动电源跟踪器。该器材为白色,长约14厘米,宽约6厘米,摆在桌面上与普通移动电源无异。移动电源内部安装有四块绿色锂电池。一个可以装入手机卡的卡槽和底下的芯片是这台电源内部构造的“核心”。该移动电源外壳两侧各有四个卡子,安装后几乎很难再次打开。

    货到后,按照说明书的内容,北青报记者对移动电源的定位和监听功能进行了测试。北青报记者将开通上网流量的手机卡放入移动电源内的卡槽中,并将移动电源封闭好。随后,用手机向电源内部电话卡发送短信指令,将两者绑定。

    北青报记者将移动电源放在身边,用手机向电话卡发送了定位指令的短信,很快,手机便接收到一条中文信息,短信内的文字无误地显示了北青报记者所在的地点。

    移动电源的监听功能也可以实现,拨打电源内电话卡号码接通后,移动电源附近的声音就可以通过手机听筒传进来,与真实环境中的声音完全一致,只不过监听功能受到距离影响,声音清晰度并不稳定,有时还会听到莫名的干扰音。

    在说明书中,明确写有“本机可作为安居安防和个人gps报警跟踪器使用,也非常适合外勤业务人员、警务人员等使用”。在说明书最后部分有免责说明,称“对本产品的不恰当使用,将涉及到或侵犯他人隐私。建议一切监控需在被监控人认同的情况下进行,因使用本产品产生的任何不良后果,本公司概不负责。”

    法规

    国家禁止销售间谍器材
 

    “国家禁止销售间谍器材。”京华律师事务所的康律师称,间谍器材是可以窃听、偷拍、跟踪他人的器材,能够对他人隐私造成重大伤害,诸如针孔摄像机等。“手机也可以录音,但就不属于间谍器材。”康律师说,并不是所有可以录音拍摄的都属于间谍器材,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款移动电源显然通过其电源的外观掩盖了它的真实用途,与外观不相匹配,能够对他人隐私造成威胁,他认为属于间谍器材。

    “出售这种器材的借口是不成立的,”康律师说,尽管出售者会为器材找出一些理由,比如保护财产和亲人安全、防盗等,但是最终还是要以这款器材的实际用途作为认定标准。如果购买这款产品,在未对他人告知情况下,对他人进行监听定位,则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

    警方

    是否间谍器材需鉴定 如果用来窃听属违法
 

    北青报记者拨打了生产厂商当地的警方电话,警方称,是否属于间谍器材或窃听器材需要技术专家鉴定。如果购买了这种带监听定位功能的器材,在不告知他人的情况下去取得他人隐私信息,肯定是违法行为。

    防范

    有办法发现“窃听式移动电源”
 

    科学松鼠会会员、通信专业博士某高校李副教授告诉北青报记者,从理论角度上讲,这种器材取得定位和监听的效果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在移动电源上加装gps和手机通话电路。”他说,通过加装这些装置,再依托电源持久充沛的优势,移动电源就可以实现定位和环境音窃听。

    李博士说,监听定位器材一般主要有三难题,一是持续供电问题,以移动电源外观掩饰的这种器材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难点,“本身就是移动电源,持有者不用给它充电。”第二是携带问题。如果想随时获得定位或监听效果,需要被监听者“配合”,随时携带定位器材。李博士分析,目前耗电量大的手机广泛使用,随身携带移动电源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这个难题也不存在。第三大难题是隐藏。这种器材将监听定位装置放置在移动电源内,其确实又拥有充电的功能,所以不易被他人发现。

    如何防范这种特殊的移动电源?李博士说,可以将一台手机放在一个有音源的音箱旁,手机接入电话时音箱如果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证明该音箱具备验证移动电源的资格。随后便可将移动电源放置在音箱附近,如果音箱也同样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移动电源就可能有“问题”。此外,还可以买来电感应灯,手机来电时会闪亮的小挂件,把它和移动电源拴在一起,检查它是否闪亮。“当然,这两种试验方法都需要监听者向移动电源内的手机卡发出指令,如果监听者没有发出指令,那么这两种方法是不会起作用的。”

    李博士分析,那名收到可以监听定位移动电源的网友应该没有被监听,因为内部并没有安装手机卡。该器材可能是淘宝店主误发货所致。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记者 杨琳 实习记者 李亚飞 摄影/记者 魏彤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