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记者调查虾蟹市场猫腻 76元大螃蟹38元绳子钱(图)
 
2017-06-05 10:38:11   杭州网

    ■故事

    那些年,我们吃过的小龙虾

    每当夏天带有温度的夜风刮起,簋街的餐馆老板们便知道,一年中最赚钱的时候到了。

    今年的簋街有了新变化。统一装修风格的灰墙青瓦让这条北京的著名食街多了些古朴的味道,红彤彤的灯笼和字号夸张的广告牌不见了,但游客的热情却并没有减少。

    80后的萌萌是簋街的常客。自小爱吃的她跟随父母见证过簋街首届“麻辣龙虾节”的疯狂,也经历过2003年“非典”来袭时簋街过半店铺关闭的冷清和随后陷入卫生危机的麻小危机。

    “麻小火是从2002年第一季麻小节开始。那时候来簋街,吃麻小是北京地标性的夜生活。以前在簋街吃小龙虾是一盘一盘的点,现在是一只一只的点。”萌萌表示,十多年前的簋街,是平民的天堂。“麻小”更是簋街的名片,几场“麻辣龙虾节”活动办下来,土著居民、慕名而来的食客以及在附近大使馆工作的老外,都爱上了这种麻辣食物。那会儿的簋街,2元一只的小龙虾遍地都是,点小龙虾都是一盘一盘的点。虽说现在的收入比十年前高多了,但麻小却越来越吃不起了。中等个头的单只小龙虾定价多在6元至15元之间,个头大一点的最高达20元/只。“现在俩人去簋街要痛快吃一顿小龙虾,没有400块钱下不来。”

    “如今去簋街吃饭,更多的是图热闹,专门冲着麻小去的人少了。”萌萌表示,随着大家对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高,再加上这些年簋街爆出的一些食品卫生新闻和并不亲民的价格,“去簋街,吃麻小”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选择。

    虽然簋街的餐馆大都做起了烤鱼、馋嘴蛙、麻辣香锅生意,但小龙虾馆仍然以惊人的数量野蛮生长。根据美团的报告,2016年一线城市平均开业500+(店),二线城市200+(店),三线城市及以下30+(店)。仅2016年第二季度,小龙虾专营店新增数量同比上涨33%,截至2016年8月,大众点评网上关于小龙虾的总餐馆数已高达17670家,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串串香店数目的2倍,是肯德基中国门店数量的3倍。

    萌萌说,现在她吃小龙虾,更看重的是品牌,例如花家怡园、胡大、仔仔、麻辣诱惑等主打小龙虾的餐馆,叫外卖时也会选择有品牌知名度的商家。“宁肯多花一点钱,也不敢轻易尝试那些小作坊出品的小龙虾。”  北京晨报记者 韩元佳

    巨头争讲小龙虾故事

    阿里京东网易加入 背后有一本怎样的经济账?

    粗粗一算,作为中华美食图鉴上的一员“猛将”,小龙虾已经红了足足20年。夏日的夜风里,从北京的簋街到上海的寿宁路,一群群人围坐一桌,与鲜艳的小龙虾“作战”,双方都是“张牙舞爪”,一派人间烟火,活色生香。

    小龙虾挑动的可不只是食客的味蕾。今年夏天,巨头们也争着讲起了小龙虾的故事。

    打开京东搜索“小龙虾”,一次弹出的739个选项让人眼花缭乱;丁磊卖起小龙虾“壕无人性”,一顿就消灭了1.28吨小龙虾;不久之前,天猫小龙虾馆在簋街的“开馆”,更是成为北京吃货界一件奔走相告的大事。

    从舌尖到心尖,一年比一年红的小龙虾背后到底有一本怎样的经济账?

    夏季夜宵第一网红 三天吃掉的小龙虾,能垒成15座艾菲尔铁塔

    很多人都听过小龙虾拯救簋街的故事。

    经历过“垃圾油”、“融横膈肌”等名誉危机的小龙虾曾一度沉寂,2013年被媒体正名后又再次翻身。到了2017年的夏天,已经沦落到要靠人工养殖才不致绝种的小龙虾,仍然稳居夏季夜宵界第一网红。

    5月25日,傍晚6点还不到,簋街上的花家怡园已经被“红衣群众”攻陷。天猫与花家怡园合作,在这里设立了“天猫小龙虾馆”。当天晚8点开始,只要前来就餐的顾客穿着的衣服红色超过50%就可以免费吃小龙虾。“6点的时候,等位的号就已经排到晚上9点了。”一位工作人员惊叹于“吃货”的力量,当晚500多“红衣群众”消灭了10000只小龙虾。

    在随后的3天时间里,天猫小龙虾馆推出线上线下活动,5月26日一天,小龙虾的整体销量增长10倍。到28日上午10点,10万份小龙虾提前售罄,天猫不得不补货20000份。工作人员告诉北京晨报记者,最终的“战果”是三天卖出12万份,约400万只小龙虾,盒子垒起来的高度相当于15座艾菲尔铁塔,“北京地区的虾友最为疯狂,大约狂卷了全国订单的五分之一,其次是上海和深圳。”

    小龙虾这一餐饮界的网红也被京东收入囊中。

    京东的工作人员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京东引入了国内最知名的盱眙、潜江、洪湖三个产地小龙虾界的TOP企业,增加了调味虾、清水虾、虾尾、虾仁等更多的品种,从麻辣、十三香到油焖、蒜香、茴香,五湖四海的口味应有尽有。“从618预热期的数据来看,5月25日到5月31日,自营小龙虾的销量已经是去年同期的22倍。”

    成功晋级“社交神兽” 让食客放下手机,亲自上手,三五马扎,团结在一盆小龙虾周围

    今年3月,参加博鳌论坛的汪峰痛心疾首地抛出一个数据:中国音乐行业去年规模90多亿元,电影行业400多亿元,小龙虾产业则是1500亿。人们才发现,“躺枪”的小龙虾早已不是上不了台面的市井小食,而是餐饮界、电商界的大IP了。

    小龙虾的“网红”实力来自于口味、颜值的一直在线。据统计,在中国每年3万亿元的餐饮消费市场中,麻辣菜系占了40%的份额,独领风骚。红彤彤的小龙虾与麻辣水乳交融,又能满足年轻人“不仅能吃还能晒”的要求。

    而在所有美食中,吃起来最费事的,恐怕就是小龙虾和大闸蟹了。小龙虾肉含量只有20%左右,几乎是所有食物中最难填饱肚子的,无形中拉长了就餐聚会的时间。披着全身的盔甲,表面上任由宰割,却得让食客放下手机,亲自上手,三五马扎,团结在一盆小龙虾周围,“沉浸式”的食用方法,让小龙虾又成功晋级“社交神兽”,朋友圈“杀手”。

    “小龙虾不仅仅是生鲜产品,它还自带社交属性。”天猫的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商家来说,小龙虾带来的不仅是市场份额,还有话题性,是可以快速聚集流量的爆款单品。天猫生鲜计划把簋街打造成“生鲜新零售据点”,将出品的一档综艺节目也要在簋街落地。

    注定是大玩家的游戏 口味研发、食品安全、储存与运输能力是占领市场的主要因素

    餐饮老板内参的数据显示,每年有10万人投身小龙虾市场,在3万亿的餐饮市场中,小龙虾占比达7%至8%。但同时另一组数据又表示,每年冬天,国内95%以上的小龙虾馆都会关门或歇业。

    巨头的参与则加快了小龙虾商品化的步伐,正推动小龙虾脱离夜宵,变成一种“随时随地可吃到”的休闲产品。

    进入2017年,线上线下的小龙虾商家不减反增,并以疯狂的速度生长。卤味中的BAT周黑鸭推出“聚一虾”品牌,进军小龙虾市场。海底捞系的首个投资项目也将橄榄枝抛给了小龙虾。在网易严选首页已经可以看到麻辣小龙虾产品,包含麻辣和十三香两种口味,价格在同行中偏低。

    业内人士表示,对烹饪温度要求低、时间长更入味、口味单一易加工等特性是小龙虾进入外卖的优势,而客单均价高、配送成本低则带来小龙虾外卖市场的井喷。小龙虾养殖技术的提高正在给小龙虾商品化流通创造基础。不过,口味研发、食品安全、储存与运输等能力仍然是决定小龙虾品牌能否占领市场的主要因素,小龙虾的商品化注定是大玩家的游戏。

    北京晨报记者 刘映花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