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记者 申童 文/摄) 
市民购物后用二维码支付。 在杭州,不带钱包,拿着安装电子支付功能的手机出门即可。 扫码支付现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支付方式之一。通过扫码一秒就完成支付,不用找零、不用担心钱的真假,这样的付款方式让人们倍感便捷。但是,方便付款的同时,扫码支付也给了一些犯罪分子可乘之机。近日,重庆破获一起在超市收银处盗刷微信资金的案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以二维码为主的电子支付,还安全吗? 不少人缺乏防盗刷意识 提前打开扫款码毫无遮挡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重庆江北公安分局成功破获了一起在超市收银处专门盗刷微信资金案件。4月21日至5月4日,四名受害人手持微信二维码在超市等待付款,被人从背后通过手机扫码,盗刷500到900元不等的资金。该报道中提到,作案者专门在超市收银台附近游逛,寻找提前拿出付款二维码准备付款的顾客,再用手机扫描一下顾客的付款码,随后立即转身离开,全部过程用时仅十几秒时间。 类似的案例在生活中并非个案。比如说,2018年8月,山西一嫌疑人利用受害人打开二维码给商家付款的间隙,迅速拿出自己的手机扫描受害人的二维码,趁机刷走999元。 为何这些作案手段屡屡成功?记者在对多个超市、便利店的走访中看到原因。 记者在收银处看到,除了少数人用现金支付外,大多数顾客都选择手机支付。在收银员对购买物品进行扫码时,许多顾客都会提前打开自己的支付App付款码,毫无遮挡地拿在手中,等待收银员扫码。这一过程大多在十几秒以上。 顾客李女士表示,提前打开付款码是为了节省时间,对于被盗刷的风险,“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看来,我以后要注意了。” 关闭免密支付 此举可以降低被盗刷风险 很多人在使用二维码支付时并没有警惕心,而这也是作案人能够成功犯罪的原因。那么我们该如何避免自己的财产损失呢? 专业人士提醒,目前微信、支付宝的用户多数都开启了免密支付,当金额低于1000元时不需要输入密码,对用户来说支付时无需输入密码是很方便,可是,这个方便的背后让盗刷者有机可乘。“另外,也要提醒用户,不要在排队的时候就去打开付款码,而是等需要付款交易时再打开付款码。” 此外,专家建议,用户应该经常更换支付密码,并且在有条件时多使用支付平台提供的手势识别、钱包锁、刷脸等功能,不仅更安全,而且万一忘记支付密码,也会有更多途径解决。 如果发生二维码盗刷造成资金损失,腾讯对此表示,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支付的“百万保障”申请被盗赔付,或在账单详情中投诉,会有专业客服团队进行处理。确认被盗情况属实,微信支付会对被盗金额进行全额赔付。二维码支付接入商户的约束方面,腾讯称支持付款码功能的商户需经过平台严格审核筛选并签订相关协议,如不幸被盗可通过商户相关信息追溯,请用户第一时间报警,微信支付会协助警方进行调查。微信支付在持续通过对商户入驻的严格审核及风控额度限制,保障用户资金安全。 支付宝也在微博发布消息称,如账户遭遇异常可通过95188或支付宝App反馈情况,提供相应资料,经人工智能核实确为被盗则自动理赔,资金秒到账,该项服务已试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