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冲击爱惜粮食的基本价值底线 难看的吃播乱象该整治了
 
2020-08-21 09:17:44   杭州网

冲击爱惜粮食的基本价值底线

难看的“吃播”乱象该整治了!(网上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一口气吃掉10屉包子、20个汉堡、10斤牛肉、100斤小龙虾……近日,互联网平台“大胃王吃播”因弄虚作假、糟蹋粮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以畸形的饮食方式吸引眼球,既有害个人健康也造成食物浪费。如此“吃相”难看的网络“吃播”该整治了!

这些“吃播”变味了

在一则网上发布的“吃播”视频中,一位身材瘦小的女生狼吞虎咽吃下10碗凉皮、10碟手擀面外加10盘炒面,引来不少网友围观和惊叹。

“吃播”现象最早起源于日韩。在韩国,“吃播”被称为“Mukbang”,主播凭借吞咽食物带给受众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刺激,有些主播会在吃的过程中和网友聊天,使得屏幕外的观众获得亲切感和满足感。

“吃播”,顾名思义就是直播吃饭;“大胃王吃播”,则是主播以惊人的食量博取网友关注。近年来,美食领域“吃播”占据各大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拥有大批粉丝追捧。据统计,短视频平台快手上“吃播”话题拥有126.5万个视频、332.7亿次播放,抖音上“大胃王”话题的相关播放量也超过71.7亿次。

谈及“吃播”持续火爆的背后原因,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首先是因为“吃播”在内容层面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主播所吃的东西都是日常可见的食物,一些人存在从众心理就会想去模仿;其次,网友存在一定程度的猎奇心理,观看别人吃东西满足了自己对食物的需求,属于一种解压方式,因此有特定市场需求;第三,“吃播”的内容易于和电商挂钩,在食物的制作、食用等过程中都可能引发受众的消费欲望;另外,从传播相关法律来讲,“吃播”内容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最低,因此缺乏具有针对性的相关限制和约束。

“假吃催吐”只为吸金

伴随着“吃播”潮流兴起,“密子君”、“浪胃仙”、“朵一”等“吃播届”的“大胃王”主播迅速收揽千万量级粉丝,单条视频作品就能获得上百万的点赞量,结合直播带货、线下探店等自媒体运作模式,有些“主播”年入百万元,引来越来越多“假吃催吐”的人群加入“吃播”行列。

有“吃播”现场另一视角的拍摄视频记录,主播一边吃一边吐,食物并没有被真正吞咽,而是被吐进了一旁的垃圾桶,网上呈现的最终效果则是由后期剪辑制作完成。有曾经自称“大胃王”的网友坦言,不少主播吃的食物都是自费,不仅没有获得名气反而负债。2020年6月,更有一位沈阳30岁的主播因长期在直播中食用高热量、高油脂食物,导致突发脑溢血去世,而他在录制“吃播”视频的短短半年时间里,体重暴增80斤。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不管是天生大胃还是假吃催吐,“吃播”对身体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影响远远超过经济上的收益。

朱毅说:“经常催吐,胃酸反流,不仅伤害食道黏膜导致胃食管反流和食管炎,甚至还会腐蚀牙齿。暴饮暴食则是胰腺炎的重要诱发因素,反复催吐的结果大多是厌食症。‘吃播们’的心路历程分三步,吃能挣钱的喜出望外、吃还能不能持续挣钱的焦虑、吃不下了挣不了钱的恐惧,在迎合粉丝期待和消除自身惶恐的双重需求下覆水难收。”

相关平台须加强监管

近日,网络“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的现象遭到了多家媒体点名批评。报道指出,有些所谓“大胃王吃播秀”更是浪费严重,吃了再把食物吐掉是赤裸裸地浪费食物。

在此情况下,国内“吃播”主阵地抖音、快手先后回应称,针对浪费粮食、假吃、催吐、宣扬量大多吃等“吃播”,将给予删除作品、关停直播、封禁账号等处罚。目前在哔哩哔哩等平台搜索“大胃王”、“吃播”等词时,出现了“珍惜粮食,合理饮食”等提示语。

“互联网平台需要对‘吃播’自媒体的违规操作承担责任。”朱巍表示,“首先,平台对于可能引起受众不适的风险作品需要先审后发,仅仅依据机器算法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AI、人工审核和举报机制等多重监管方式。其次,平台要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对于‘吃播’等博眼球、赚流量的自媒体内容进行流量的平衡和限制,为知识分享、传递正能量的内容营造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空间。此外,需要在全网范围建立起信用监管和联合惩治,对被‘封号’的主播进行严格监控。”

对于美食领域自媒体账号的探索方向,朱巍认为:“美食话题相关内容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城市美食探店、分享自制菜谱、讲述食物背后的故事等。中华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茶文化、酒文化、筵席文化、筷子文化等方面都值得用更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

反对“吃播”严重浪费粮食,更多是从精神和健康层面出发,全社会应形成对粮食珍惜节约的风尚,吃是为了健康和享受,而不是为了糟蹋身体和获取打赏,还“吃”以简单科学的本来面目,是全民健康的基础。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朱惠悦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