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莉丝汀、丹比蛋糕、浮力森林……老牌烘焙店黯然离场 近日消息传来,曾开遍大街小巷的 “烘焙第一股”克莉丝汀现因无法偿还债务,宣布进入破产清算过程,面向社会征集财产线索。说起克莉丝汀蛋糕店,想必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不少网友表示还怀念旧时店内的年轮蛋糕和蛋挞。 与克莉丝汀命运相似的还有杭州丹比、浮力森林等一批老式烘焙品牌,近年来,它们都在悄悄淡出我们的视野。而新式烘焙品牌鲍师傅、墨茉点心局、好利来等则快速崛起,成为新的主流之选。曾经的风光无限到现在的黯然退场,老牌烘焙被“困”在了哪里? 债务缠身 10年从上市走向退市 “烘焙第一股”宣告破产落幕 4月3日,上海星瀚律师事务所发文称,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现面向社会公众征集克莉丝汀财产线索。目前天眼查显示,上海克莉丝汀食品有限公司涉及司法案件908件,涉诉关系246条。早在3月12日,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就已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受理克莉丝汀破产清算案。去年10月,克莉丝汀因不满足复牌指引,香港联交所决定取消克莉丝汀上市地位。12月,克莉丝汀发布退市公告,“烘焙第一股”正式宣布落幕。 回顾克莉丝汀的发家史,作为上世纪90年代的老牌子克莉丝汀曾依靠着工厂标准化生产、预付卡支付模式迅速扩张,巅峰时期在全国拥有超1000家门店,仅上海地区就有543家。2009年,克莉丝汀出资将近1亿元并购了杭州“丹比艺术蛋糕”,扩大烘焙队伍,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2012年2月,克莉丝汀如愿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被称为“烘焙第一股”。 看似迎来顶峰的克莉丝汀却在上市后“一蹶不振”,自2013年起持续亏损,亏损额不断扩大,并从2014年下半年起陆续闭店。2022年7月,克莉丝汀陷入了严重的经营危机,据悉当时上海地区几乎所有门店暂停营业,一度面临工厂停工、滞缴门店房租、拖欠员工工资等多重问题。在同年8月短暂恢复营业后不到半年,12月再次关停门店,至此克莉丝汀已从1000多家门店减至200多家。2023年3月,克莉丝汀正式发布公告称因遭遇经营困难关停所有门店,并在同年4月开始暂停股票买卖。此后克莉丝汀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在沉寂一年多后也无力解决产生的债务问题。 奶油蛋糕“败给”肉松小贝 “现烤现制”+“种草营销”的新式烘焙正占上风 和克莉丝汀的境遇相似,不少耳熟的老牌烘焙店也因为经营不善在近年来相继闭店。曾是不少杭州人童年回忆的丹比蛋糕在被克莉丝汀收购后也走了下坡路,在2022年年底宣布暂停营业。在杭州20年多年的浮力森林蛋糕在2020年-2023年因为债务问题频繁关店,在去年3月也已全面停业。这些老牌烘焙店被“困”在了哪里? 从产品特性来看,老牌烘焙店曾依靠着中央工厂+冷链配送的模式实现大规模扩张。随着消费者近年来对烘焙类食物的偏好发生明显的转变,更偏爱健康低糖的面包糕点,老牌店铺主打的奶油类等“甜食”制品不再是首要选择。加之产品种类固化,没有跟随消费者的口味及时作出调整和创新,在烘焙市场渐渐失去了立足点。从营销推广手段来看,老式品牌被预付会员卡的模式“困”在原地,特别是由于互联网和线上支付的发展,会员卡不再是“圈住”消费者的利器。除此之外,管理层内斗、经营僵化等原因也促成了克莉丝汀等一批老牌烘焙店的集体闭店。 当老品牌还深陷债务危机时,新式烘焙店已经交出了一份新的答卷。以鲍师傅、墨茉点心局为代表的糕点品牌打响了“现烤现制”的名声,不再依靠中央工厂,打破了预制、预包装的模式,迎合了消费者对新鲜健康食品的需求,旗下的肉松小贝、麻薯一度成为爆款糕点。在推广营销上,新式品牌更注重线上社交媒体的传播,以好利来为例,多次与哈利波特、光与夜之恋、小马宝莉等热门IP联名,不断创新烘焙产品内容,在火热的二次元、潮玩等领域实现持续破圈,精准吸引年轻消费者。老品牌的退场是传统糕点店转型的集体困境,而新式品牌的进场或也印证了未来烘焙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