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从2元涨到6元多 上周杭州本土上市公司贝因美连收四个涨停板,股价全周上涨超四成。13日晚,贝因美发布股价异动公告,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于4月9日至11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昨日股价进入调整。 2024年8月贝因美股价尚在2元/股左右徘徊,上周五已涨至6.93元/股。这数据跳跃的背后,这只曾经戴过ST帽子的“国产奶粉第一股”经历了什么? 创始人高光时刻突然“功成身退” 在企业戴上ST帽子后复出 贝因美,全称为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婴幼儿配方奶粉、营养米粉和其他婴幼儿辅食、营养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由谢宏一手创办。 据公开报道,1980年,年仅15岁的谢宏就进入了杭州商学院(现浙江工商大学)就读,是我国第一批食品卫生(现为食品安全)专业本科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7年,谢宏进入浙江大学读第二学位,毕业后开始自主研发婴幼儿食品。1991年,谢宏成功研制“贝因美婴幼儿速食营养米粉”。1992年,他辞去大学职位,创办贝因美。 在谢宏的带领下,贝因美以米粉业务起家,于2000年正式进入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 2005年,谢宏吸引德国人科尔入股,贝因美由此变为中外合资企业。随后,贝因美开始全国扩张,先后在湖北宜昌、广西北海等地建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贝因美是少数未被卷进漩涡的乳企,由此获得市场赞誉,迅速崛起。 2011年4月,贝因美成功上市,成为“国产奶粉第一股”。但是,仅3个月后,谢宏就以“健康原因”为由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及总经理等职,离开经营一线。创始人隐身幕后,贝因美人事动荡,董事长多次更换。 从财报看,贝因美的业绩高光时刻在2013年,当年实现营收61.17亿元,实现归属净利润7.210亿元。之后,贝因美的业绩规模再未超过2013年业绩高点。 2014年,贝因美归母净利润只剩0.69亿元。2016年开始,贝因美业绩更是进入下行通道,公司接连巨亏。财报显示,2016-2022年,贝因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1亿元、-10.57亿元、0.41亿元、-1.03亿元、-3.24亿元、0.73亿元、-1.76亿元。2018年,公司戴上了ST帽子。 2018年,在“隐退”七年之后,谢宏重掌贝因美,并公布了一系列降本提效措施,例如从他自己开始,高层带头大幅降薪,整顿激进扩张遗留下来的渠道混乱难题。 大刀阔斧地改革之后,贝因美终于重归盈利,2023年净利润0.4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0.72亿元。 推进“全家营养战略” 拥抱“铲屎官”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2024年以来,随着促生育政策的陆续出台,贝因美股价自低位反弹,当前总市值回升至74亿元以上,处于2021年以来的高位。 同时,公司也在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比如,2024年4月贝因美开始喊出“宠物乳制品专家”口号,推出了主打宠物乳制品的细分赛道,针对幼猫、犬,成年猫、犬,以及中老年猫等推分阶乳制品系列。 不仅如此,贝因美近年来借助抖音等新兴平台也获得了增长。比如2024年6月18日,谢宏创新使用“真人+数字人”进行直播,尝试WEB3.0时代虚拟分身在数字营销中的应用。 2024年的最后一天,谢宏开启了自己2024年的最后一场直播,连线贝因美旗下四大工厂负责人,一起向消费者现场“述值”,交出贝因美的“年终总结”报告。贝因美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0.87亿元,同比增长8.91%;归母净利润7179.36万元,同比增长45.3%;扣非净利润4890.5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8.84%(注:目前其2024年年度报告尚未公布)。 这一业绩表现扭转了2023年“增利不增收” 的局面。该公司认为,这得益于三大核心驱动因素:一是行业需求边际改善,2024年国内出生人口回升至954万人,政策红利(如生育补贴)带动三线及以下城市需求释放。二是产品结构优化,公司加速推进 “全家营养战略”,推出乳铁蛋白、益生菌等成人营养品。三是经营效率提升,通过数智化新零售平台重构渠道体系。 不过,从历史业绩来看,贝因美近年来业务规模未见明显突破。2020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6.65亿元、23.45亿元、25.09亿元和25.28亿元,始终在25亿元上下波动,这一数据反映出公司主营业务或面临一定的市场瓶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