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的奥特曼到底侵不侵权? 答案是肯定的 每日商报讯 用AI生成一个奥特曼,在AI盛行的今天,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行为实际上就构成了知识产权的侵权。昨天,杭州市政府新闻办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召开杭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的典型案例中,就有这样一个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例。 用AI生成的奥特曼 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 上海新创华文化发展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新创华公司)获得奥特曼形象相关知识产权的独占性授权。杭州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某智科公司)是某AI平台的运营者,提供Checkpoint基础模型和LoRA模型,支持文生图、图生图、模型在线训练等服务。在该AI平台首页及“推荐”“IP作品”项下存在多个有关奥特曼的智能生成图片及LoRA模型,可应用、下载、发布或分享链接。奥特曼LoRA模型系由用户上传奥特曼图片,利用平台提供的基础模型,调整参数进行训练后生成。用户可通过输入提示词、选择基础模型、叠加奥特曼LoRA模型进行训练后,生成与奥特曼形象构成实质性相似的图片。上海新创华公司认为杭州某智科公司将侵权图片和LoRA模型置于信息网络中,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同时杭州某智科公司提供可针对奥特曼的定向训练并生成大量似是而非的类奥特曼图片,构成不正当竞争,故上海新创华公司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 杭州互联网法院经审理认为,判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是否构成侵权,应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具体被诉行为,分类分层分别界定侵权责任。当平台提供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服务时,应综合考量其服务性质、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避免损害的替代设计的可行性与成本、可以采取的必要措施及其效果、侵权责任的承担对行业的影响等因素,动态调整过错的认定标准。具体到本案,被诉平台作为应用层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并基于定向生成的内容获益,应承担相应的注意义务;奥特曼作品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被诉平台在首页及“推荐”“IP作品”项下存在多个侵权模型及图片,侵权信息可明显感知;用户在平台中发布的图片和LoRA模型可供其他用户反复使用,用户可叠加奥特曼LoRA模型,稳定输出角色形象,平台应预见到侵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杭州某智科公司在用户协议中声明不对用户上传和发布内容审核,但在收到诉讼通知后采取了屏蔽及后台知识产权审核等举措,证明其有能力却怠于采取必要措施预防侵权。综上,杭州某智科公司主观上存在过错,构成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帮助侵权。同时杭州某智科公司被诉的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式符合市场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要求,故判决驳回了上海新创华公司关于不正当竞争的相关诉求。 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18.3 万件 居省会城市第一 不仅是发布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昨天,发布会上发布了《2024年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 2024 年,全市新增专利授权量 10.6 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 3.8 万件,全省占比 47.9%;PCT国际专利申请量 2450 件,全省占比 55%。截至 2024 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18.3 万件,居省会城市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 146.1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7.8 万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62.6 件,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4.5 倍、全省平均水平的 2.7倍。 2024 年,全市申请商标 20.2 万件,有效注册 13.8 万件,累计有效注册商标达到 141.3 万件,居省会城市第二;集体商标累计注册达到 188 件;行政认定驰名商标累计达到 197 件,居全省第一。 此外,杭州积极探索助企服务改革新举措,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获批建设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城市,制定出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规范》国家团体标准、《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印发《杭州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工作清单(第三版)》,实现知识产权事务“最多跑一地”模式创新。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林霄表示:“针对企业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市市场监管局从‘快响应+全链条’入手,打造知识产权护航服务体系。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专员队伍,对接服务以‘杭州六小龙’企业为代表的初创型科技企业,在专利预审、商标预警、产业分析、保护维权等方面提供快速响应服务。征集初创型科技企业名录库,开辟定向受理通道,实现企业快速预审应收尽收。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发明专利申请批量预审国家试点,发明专利平均授权周期缩短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