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4月21日,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征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线索公告,该局决定从4月起在全省市场监管领域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将持续至年底。 此次行动重点聚焦农村地区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和农村集贸市场、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面向农村的食品批发市场以及农村地区食品销售主体,整治原料污染、知假造假、欺骗误导消费3个重点问题,包括购买使用来历不明、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原料、重金属等污染物超标的植物源性食品原料、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用农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未经许可(登记)生产食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添加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生产侵权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线上线下销售“三无”食品、“山寨”食品,虚假宣传和违法宣传功能等违法违规行为。 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开展生产环节“正源”、线下销售环节“清流”、线上销售环节“净网”、专项抽检“护航”4个行动,全面排查治理农村食品生产销售全链条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农村地区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主体资质合法、生产许可条件保持、生产过程规范等情况。全面摸排农村市场、农村地区展销会、农村地区食品销售者,摸清相关主体底数;排查整治各类主体落实进货查验和索票索证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销售“三无”食品、“山寨”食品和销售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食品等情况。排查传统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是否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审查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资质;严厉打击线上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及虚假宣传、违法宣传功能等违法违规行为。安排农村食品专项抽检监测2700批次,以食用植物油、饮料、酒类、调味品、乳制品等农村消费量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以农村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小食杂店等为重点场所,以综合电商平台、直播平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平台等为重点对象开展监督抽检,排查风险隐患,对抽检发现的问题追根溯源、一查到底。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要求,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积极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提供优质放心食品。市场监管部门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通过拉网排查、深挖案源,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行为,持续净化农村食品安全环境。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表示,欢迎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村食品安全监督,踊跃举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线索,共同营造安全放心的农村食品消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