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来伊份卷入食安风波,代工模式凸显供应链隐患
 
2025-05-23 09:12:53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王小月)近日,一个由代工厂生产的夹带疑似带血创可贴的来伊份蜜枣粽和一瓶价格高出代工厂同源产品的娃哈哈纯净水,使得代工模式引起了消费者的注意。《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发现,代工模式成为快消品行业的普遍选择,消费者质疑代工模式的背后,是对品牌方与生产方之间的责任链条如何拧紧、保证产品质量的密切关注。

代工模式引发争议

5月10日,有消费者发布两条视频,称在来伊份的粽子中吃出疑似带血创可贴的异物。5月12日凌晨,来伊份发布情况说明称,在粽子加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均设有专岗、专职检验人员。对于生产中员工使用创可贴的管理,工厂设有专人专岗检查车间人员手部异常情况,明确规定有伤口者不得参与裹粽等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环节,其余非直接接触环节如有需要则发放专用蓝色金属材质创可贴并要求佩戴蓝色食品级手套作业,且创可贴可经金属探测有效识别,在当班生产结束后统一回收并做好记录,确保可追溯。

不过,有网友质疑:“既然创可贴不是粽子加工环节遗落的,那又是如何出现在粽子里的?”《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近日就来伊份如何监管代工企业产品质量问题采访来伊份公关人士。对方将公开的情况说明发给记者,但未就上述问题予以回复。

5月13日,来伊份再次发布情况说明,称事发后公司迅速采取行动,对相关批次产品进行了下架封存处理,并全力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工作。公司在市场监管部门的积极协调下,先行与消费者达成和解。

无独有偶。5月15日,“娃哈哈称已终止和今麦郎代工合作”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一些消费者疑惑拥有几十年纯净水品牌历史的娃哈哈为何会找代工,引发“代工是否降低质量”的质疑。娃哈哈集团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关于娃哈哈纯净水委托代工相关情况的声明,“我司和今麦郎存在委托代工关系,代工期间我司自查发现个别批次纯净水产品未通过出厂抽样检测。自2025年4月起,我司已终止与相关代工方的合作”。

健全品控管理体系

“代工模式在当下很常见。现在快消品的代工链条很完善,不少企业的很多产品都是代工的,只要标准设置合理,产品质量就能保证。企业选择找代工厂的原因各异,有些企业在面临临时的产能紧张时会委托代工厂生产,有些企业是在拓展市场时面临产能跟不上的问题,从市场策略的角度会选择代工模式做一个补充。”餐宝典研究院院长、餐饮分析师汪洪栋认为,还有一些新兴品牌或小品牌刚进入市场时,产品是否能够打开销量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为了降低风险,企业往往会采用代工模式。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快消品行业,生产与营销分离的代工模式非常常见,品牌方把精力放在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推广,实现轻资产运作;生产商则把精力放在生产管理上,为多个品牌方服务,可以降低经营风险。

记者了解到,部分跨国食品企业在中国市场选择全代工的模式,典型的例子就是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在中国有3个装瓶合作伙伴——中粮可口可乐、太古可口可乐、珠海可口可乐,产品均由这3家生产,这也是可口可乐在全球市场采取的一个策略。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的装瓶合作伙伴是康师傅,其代工产品包括百事旗下的百事可乐、七喜、美年达等。同时,康师傅也代工星巴克的一些瓶装饮料产品。

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品牌方来说,对代工企业肯定有相应的品控要求,但更关键的在于品控体系是否健全、生产全链路相关要求能否有效执行。

文志宏分析认为,不乏有的代工厂前期符合要求和标准,但后续出现问题。因此,品牌方对于代工厂的筛选应进行动态评估,从原材料、生产、仓储、销售等环节进行全面品控和管理。

重塑代工监管模式

文志宏表示,代工模式并非原罪,但随着企业发展进入不同阶段,代工模式也会存在潜在的风险。

4月9日,if椰子水品牌的母公司IFBH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招股书。IFBH同样采用代工厂模式,轻资产运营,其不仅采用第三方工厂代工,甚至连物流、采购、销售都采用第三方代工模式。IFBH在招股书中提到了代工风险:“我们依赖我们的代工厂商,若我们无法维持与该等第三方合作伙伴的关系,或有关第三方无法履行其义务,我们的业务可能受到损害。”

广州眺远营销咨询公司总监高承飞认为,代工模式被质疑的根源,可能在于供应链管理漏洞与质量把控不严。从供应商筛选到生产加工、仓储运输,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埋下隐患。

“破解代工存在的风险,化解消费者信任危机,最关键的是重塑代工监管模式。”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品牌方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加强监管,例如,可以要求代工厂在原料仓、分装线等关键节点安装物联网传感器,品牌方品控人员可实时监测环境温湿度、设备停机时长等数据,或者引入区块链存证,代工厂每批次产品质量检测报告、生产线清洁记录均上链不可篡改,“这些数据不仅能降低品控风险,还能成为回应消费者质疑的证据”。

汪洪栋则建议,当品牌形成一个稳定的销售市场,即渠道和客户稳定、每年带来稳定规模的收入后,自建工厂会使企业对供应链的把控更强一些。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王小月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加油“跳枪”是偷油?武汉市场监管部门为...
·来伊份卷入食安风波,代工模式凸显供应链...
·每口呼吸都是森林的治愈感,杭州这个冷门...
·喝茶帮助“体重管理”?在茶博会上,真能...
·“紫金蝉茶”来杭推介!今天,你饮茶了没...
·拓展长三角茶叶市场 “柘荣高山白茶”组...
·澄城樱桃新鲜上市
·羌韵茶香溢杭城,北川苔子茶品牌推介会在...
·商家闭店,还剩46节瑜伽课未上 消费者...
·一副眼镜穿越虚拟世界 AI翻译秒变“国...
·塘栖枇杷集中上市 临平赋能放心消费
·8000多种中东欧好物来华拓市场 杭企...
·计量器具准不准 专业人士“上门检”
·杭州都市圈撬动新茶饮产业区域联动破局出...
·存款利率进入“0字头”时代 钱还存不存...
·集聚资源 创新场景 全力建设国际消费中...
·“露营经济”频“出圈” 消费能量持续释...
·中国银联金融支付风险防控能力升级
·追求设计更要确保安全 隐藏式车门把手将...
·提倡买对不买贵,《不交消费智商税》倡议...
·AI技术赋能杭州中小企业 搭建商家与消...
·广西消委会组织开展老年金融消费教育活动...
·湖北省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开展计量宣传...
·山西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
·福建开展世界计量日现场惠民服务活动
·2025年世界计量日中国主场活动在广州...
·厦门公开征集消费领域合同“霸王条款”线...
·民事活动强制按指印是“霸王条款”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6个月来首降 如何影响...
·看茶喝茶买茶吃茶品茶玩茶论茶……去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