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公开售假、质量不达标……“脆皮安全帽”售卖乱象调查
 
2025-05-26 09:57:52   杭州网

“脆皮安全帽”不达标也卖?

过期近20年的安全帽,仍被作为“特价产品”公开售卖;网络平台上公开售假,安全帽合格证被随意买卖;有的取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的生产厂家,也在偷偷生产劣质安全帽……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半月谈记者在调研中发现,“脆皮安全帽”对安全生产构成严重隐患,折射出部分用工单位和一些安全帽生产厂家在利益驱使下无视法律、漠视劳动者基本权益。

明知威胁“头顶安全”,

随便贴个合格证就叫卖

半月谈记者在某购物平台搜索“安全帽”,网页上大量显示低于10元甚至低于5元的安全帽产品,这些安全帽无一例外都在产品说明中标注了“国标”字眼。记者在该购物平台选择了一家已售20万单以上的劳保用品商家,下单一个安全帽。到货后记者打开包装,首先闻到一股刺鼻的塑料气味。用力按压帽体外壳,发现“一按一个坑”。随后,记者将安全帽从二楼高度自由落体到水泥地面,仅三五次安全帽就出现裂纹。

从线上来到线下,记者在西部某市劳保用品市场走访商户发现,安全帽售卖分为“三六九等”,售价几十元的安全帽质量上乘,壳体厚实;售价几元的安全帽则明显是粗制滥造,当记者询问低价安全帽是否符合“国标”时,商家表示“一分价钱一分货”。

记者梳理发现,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日常抽查监管工作中,不合格安全帽时有发现。今年2月,天津市东丽区市场监管局对40种各类消费品抽查中检出的1批次不合格产品即为安全帽;内蒙古根河市市场监管局随机抽检6家经销主体的6类劳保产品,其中就有2家销售不合格安全帽。

据披露,有商家“大方”承认所出售的低价安全帽无法通过质检,虽然自家低价产品达不到国家标准,但可以贴上其他达标产品的合格证,不会影响销售和使用。“脆皮安全帽”的合格证从何而来?在网上搜索“合格证”可见,针对各类产品样式繁多的“合格证”均有出售。

记者了解到,从“脆皮安全帽”销售端追溯至生产端,一些不法厂家迎合“市场需求”,回收废料制作不达标安全帽,在产品原料标注时以“玻钢型”打擦边球混淆视听,一条生产线生产“达标”和“非标”两种产品并根据需要搭配售卖。

“脆皮安全帽”折射劳动权益保护困境

今年1月1日,应急管理部发布的《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规范》正式实施,其对个体防护装备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安全使用要求和过程管理要求等方面作出规定,“安全帽”被纳入其中。

为何“脆皮安全帽”依然能在市场流通?专家认为,这反映出部分用人单位漠视工人安全需求、工人主体忽视自身合法权益的劳动权益保护困境。同时,监管从“纸面突围”到执行落地仍有距离。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表示,虽然国家针对安全帽等劳保产品的质量标准和使用规定逐步细化,但在落实监管方面,常规的巡查抽检机制亟须升级优化。当前,涉事商家面对检查时“临时调货”的娴熟应对和不法厂家“一条产线两种商品”的“打游击”策略,暴露出违法成本与监管效能之间的失衡。

部分一线工人直言,因缺乏安全培训,对劳保产品认识不足,不能明确知晓产品与对应使用场景,甚至误将防尘帽当作安全帽使用。“有些‘懂行’的工人在面对劣质装备时,或因生计压力不敢发声,抑或因维权成本过高选择妥协。”

遏制安全帽持续“脆化”

“脆皮安全帽”是对工人“头顶大事”的极度漠视,需要多方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姚华认为,针对“脆皮安全帽”乱象,应实施“行业禁入”制度提高违法成本,将劳保管理纳入企业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形成长效约束。

“市场监管部门既要严查无证生产行为,也不能放松对已持有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监管,应当不定期地开展监督检查,从源头杜绝劣质安全帽出厂。”广西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流通领域监督抽查与整治排查力度,重点排查建材市场、批发零售市场、城乡接合部劳保商店等场所,严厉打击销售劣质安全帽的行为;压实电商平台主体责任,规范网络交易行为。

日常销售领域监管的提质升级是让“脆皮安全帽”无处遁形的有力举措。贺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嘉表示:“贺州市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指导销售经营户建立完善进货查验制度,严禁销售无资质、无合格证明的安全帽。与此同时,开展质量监督抽查,定期对流通领域的安全帽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对不合格产品依法进行查处,并追溯其来源和销售渠道。”

部分专家建议,可以建立“一帽一码”溯源系统,通过二维码记录生产、流通、使用的全流程信息,也可以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介入,定期公布抽检结果。贺州市八步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谢祥宝认为,用人单位若未能提供合格用品,劳动者应拒绝执行作业指令,并勇于检举用人单位。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众号    作者:半月谈记者 覃星星 王楚然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新产品、新业态、新消费 看中国文化产品...
·公开售假、质量不达标……“脆皮安全帽”...
·广州拟立法保护早茶文化 约定俗成的“茶...
·文博会变身超级卖场 离境退税专区+直播...
·抱团打官司打出消费维权新范式
·浙江丽水:放心消费课堂开进老年大学
·福建:聚焦人间烟火气 你点我检惠民生
·黑龙江牡丹江:推行跨门店退换货服务标准...
·河南七部门联动治理食品添加剂滥用
·河南严查粽子等重点节日商品过度包装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150款互联网保险产品...
·智能化、细分化、大通量成净水行业发展新...
·连续三天全民狂欢,掀起文旅消费热浪 与...
·茶博问茶,跨界新体验 第七届中国国际茶...
·将摄像头和小家电卖向欧美 高中学历父女...
·“六月黄”悄悄上市 教大家一种新鲜吃法...
·推动消费引擎再发力 不断满足居民对高品...
·多家平台调整“仅退款”规则,消费者权益...
·带宠物坐飞机 宠物进客舱服务有哪些要求...
·各地加速旅游业升级焕新 持续丰富文旅产...
·一件防晒衣的“进化”图谱
·算法推荐应坚持技术向善
·借谐音蹭警名 与其蹭名称热度不如磨品质...
·江苏多部门联合倡议: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
·浙江宁波:城市定向赛解码消费新生态
·助力消费维权 山东省消协推出全新发声品...
·杭州:守护金融安全 筑牢反诈防线
·“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系列报道|四川...
·征集违法线索 引导群众参与 福建省开展...
·加油“跳枪”是偷油?武汉市场监管部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