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企业与资本的联系正变得越发紧密。在A股市场上,上纬新材昨日再度涨停。因为智元机器人宣布以21亿元发起要约收购,上纬新材一连拉出7个涨停板,股价从7月初的9.34元/股一路飙升至27.89元/股。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谁将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引爆近期人形机器人产业资本高关注度的标志性事件,正是智元机器人以21亿元发起要约收购上纬新材。上纬新材一连发出多个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协议转让及部分要约收购方式合计取得公司63.62%股份,交易总金额约21亿元。交易完成后,智元机器人将成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邓泰华。” 而关于宇树科技登陆A股市场科创板的消息也早有传闻。今年5月,宇树科技发布通知称,因公司发展需要,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即日起名称变更为“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媒体报道称,宇树科技这一举动可视同完成股改。至于为何变更名称,外界认为或许是为了IPO铺路。 或许是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之争点燃了资本热情。IT桔子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今年发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融资事件达86起,已超过去年全年的67起。其中,6、7月份资本尤为活跃,几乎是平均1.5-2天就有一起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投资事件发生。 另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12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递表港交所,除了斯坦德、卧安机器人、乐动机器人、仙工智能等创新企业,另有A股上市公司埃斯顿、兆威机电正在冲刺“A+H”。 为什么机器人公司会选择扎堆港交所上市?杭州相关券商投行人士认为,“港股上市的准入门槛是一个重要原因,现行港股的上市条件有三种测试标准:盈利测试、市值/收入/现金流测试和市值/收入测试。对于尚未盈利但市值较大的科技企业特别友好。2024年港交所推出的‘18C章’政策更是专门为未盈利的科技企业降低了上市门槛,这对研发投入大、尚未盈利的机器人企业非常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