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从集中整治到长效治理 物业领域“刮骨疗毒”显成效
 
2025-07-17 09:57:13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孙蔚)“以前小区路灯坏了,报修后物业总是拖拖拉拉,现在一个电话过去,很快就有人来修,效率高多了。”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张大爷感慨地对记者说。张大爷所在小区物业管理的转变,正是全国物业服务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成效的一个缩影。

长期以来,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存在履约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服务内容打折扣以及侵占、挪用业主公共收益等诸多问题,引发业主强烈不满,物业服务纠纷频发。

今年初,中央纪委将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突出问题纳入全国集中推进的群众身边“十六件具体实事”之一,同时住建部将其列为2025年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点民生实事之一,一场全国范围内物业领域专项整治行动由此拉开帷幕。各地纷纷出重拳、亮实招,密集曝光典型案例,出台专项文件,全力推动物业服务质量提升。

曝光典型案例,维护业主权益

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物业服务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经验交流座谈会上,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地政务服务热线数据统计显示,物业管理问题一直是市民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乎居民的日常生活体验,也影响着社区的和谐稳定。在此次整治行动中,各地陆续查处了一批问题物业,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

湖北省荆门市东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擅自改变海纳佳诚小区物业管理用房用途,未经业主大会同意,将本应用于物业服务的房屋挪作他用,严重侵犯了业主权益。住建部门依法对其立案查处,将违规收取的租金移交至业主委员会指定账户。

湖北省宜昌市大都上善谷小区原物业服务企业湖北安诚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在被依法解聘后拒不移交部分物业管理区域和部分公共设施设备等,相关部门根据规定,对该公司作出罚款8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对该公司给予信用扣分35分。

2007年至2016年,四川省成都市为让各区(市、县)物业管理部门将辖区物业管理企业推荐到指定中心评标,物业协会向部分区(市、县)物业管理部门“返点”1300余万元。四川省成都市纪委监委深入调查,锁定关键岗位15个、重点人员80余名,39人被查处,6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打出“组合拳”,根治物业领域乱象

除了密集整治物业管理违规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物业领域乱象,各地相继印发专项文件,明确整治重点、标准要求及实施路径,打出了一套整治“组合拳”。

近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正式修订发布新版《住宅物业服务标准》,将于10月1日实施。新标准将五级物业服务标准调整为三级物业服务标准,并创新设置了刚性指标、柔性指标。其中,消防安全、信息公示等强制性标准不区分等级,是物业的必须达标“必答题”;部分柔性服务指标由低到高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业主可根据房屋状况、设施设备、绿化规模、居住人群等实际情况,对小区的各项柔性服务等级分别进行选择。

上海市发布《上海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围绕推进服务升级、强化行业监管等方向,明确了3个方面14项任务。方案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在小区显著位置公开与物业服务相关的各类合同,包括现行有效的物业服务合同及所有附件,以及电梯、消防、视频监控等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养护、绿化养护等外包服务合同;公开小区各类物业服务企业直接收取或代为收取的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公开收入明细,包括小区内产生公共收入的所有项目清单,按规定时间公布公共收益、专项维修资金收支情况等;每季度公开物业服务履职报告等。

以信用评价管理为重要抓手,成都市住建局重新完善了信用评价办法等系列配套制度文件,围绕企业依法经营、履行服务合同情况等,联动基层力量,定期对物业管理公司开展监督检查,并将结果量化为企业信用积分,作为其竞标物业项目、接受行政监管的重要依据。同时,全面修订后的《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进一步厘清了主管部门、业主、物业公司、开发商等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将物业管理的执法权限、处罚措施、处罚标准等具体化、可操作化。

此外,一些地方还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智慧物业平台,方便业主反映问题、查询信息,提高物业服务的透明度和效率。

建立整治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

对于此次物业领域集中整治行动,广大业主纷纷点赞。“过去小区门禁管理松懈,陌生人可随意进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今物业强化了管理力度,安装了智能门禁系统,情况已大有改善;此前小区公共区域的广告收益、停车费收入等款项的去向,我们一无所知,如果物业能按照规定进行公示,让每一笔收支都明明白白,我们心里也能更踏实。”北京居民李女士对记者表示。李女士所在小区的物业在整治行动开展后,不仅加强了公共收益管理,还对小区的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提升,小区面貌焕然一新。

然而,也有部分业主表示,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一些老旧小区的物业基础设施薄弱,维修资金不足;部分物业企业服务意识淡薄,对业主的诉求回应不及时等。

“物业领域集中整治对于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北京理道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久成对记者表示,物业领域的问题由来已久,各地在整治过程中要注重建立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管,防止问题反弹。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各方权责,为物业管理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业主委员会的作用,提高业主自治能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此外,还应加强对物业企业的信用监管,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促进物业行业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孙蔚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More>>  
·从以价换量到品质提升 下半年政策与品质...
·从集中整治到长效治理 物业领域“刮骨疗...
·莫让捆绑式增值服务侵犯消费者权益
·陕西省消保委发布上半年投诉分析报告 保...
·北京市发布线下无理由退货指引
·浙江衢州开展夏季防晒用品专项检查行动
·走起!杭州新开了5个夜市
·三伏天“新养生”
·海鲜控必看!承包你的“鲜”爽时刻
·拱墅企业码应用场景上线
·守好“老底子”味道 临平积极推动“阳光...
·篮球跃动杭城 开启“夏日经济”无限可能...
·最新!315家杭州上市“预备军”名单公...
·王一博侯佩岑也带不动?香飘飘上半年预亏...
·上周河虾和小黄鱼零售价小涨
·卖冰给老外,他年入14亿元
·余杭小山村走上“桃”金路
·国家统计局:居民消费价格基本平稳
·让未成年人模式“安全锁”不再沦为摆设
·为无堂食外卖立规矩
·护权益之盾 燃消费之火 消费者组织以社...
·来电隐私保护,700专用号码登场
·2025年电冰箱行业发展大会在温州召开...
·6月70城房价数据出炉 各线城市同比降...
·北京推进农贸市场实现畜禽产品扫码溯源
·浙江省象山县市场监管局提醒消费者:购物...
·福建古田:发挥“联络点”作用 筑牢游乐...
·浙江慈溪推进特色食用农产品原产地赋码
·“拥抱消费新场景”系列报道|着华服,赴...
·明年起实施乘用车制动新国标:禁止默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