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聚焦
案例聚焦
存在虚假宣传、价格欺诈 深圳3家培训机构被罚700万
 
2021-06-16 08:43:07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深圳思考乐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邦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蓝天教育培训学校等3家校外培训机构因价格欺诈和虚假宣传,近日被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作出行政处罚,共计罚款700万元。

深圳思考乐文化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销售页面标称:“双11助学节,珠海思考乐期末冲刺课 拼团 0.01元抢 课程原价¥1299元 现3人成功拼团仅0.01元 ”“¥99.90 价格¥159.9 《思考乐教育》三人成团‘期中’有我一本通”“0元预约12节寒假清北名师直播 新生专享¥499元 入班时收取教材费或49元/科...... ”经核实,该公司从未以划线价格进行过交易,无相关销售记录,属于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违反《价格法》相关规定。

另一方面,该公司还在微信公众号对其教学研发军团的老师资质宣称:“XX 英国伦敦大学的高级访问学者,联合国会议同声传译......XX 清华大学毕业,培养出数十名中考状元、清华北大优秀学子......XX 网红名师授课超过5000人.....”经核实,相关宣传内容没有真实性,属于实施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其立即改正价格违法行为,停止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对其价格欺诈违法行为罚款50万元,对其虚假宣传违法行为罚款200万元,合计罚款250万元。

深圳市邦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2020双12‘邦德大促’”活动的有关信息,活动标示“2节试听课+期末高分秘籍,原价430元,现价仅12元”。经查,该补习套餐是专门为2020年双12推出的全新体验活动,此前并未推出或销售过,其行为构成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违反《价格法》相关规定。

该公司还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邦德教育2021寒假课程经过近2000名教师砥志研思”“邦德教育现已拥有一支近2000人的庞大优秀教师队伍”等信息;2020年4月29日,在自行运营微信公众号(邦德教育)上发布的喜报中罗列了十位化学单科成绩年级第一的学生名单及相应成绩,以此方式宣传XX老师的教学成果;2021年4月1日在自行运营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宣传视频描述XX老师“教学14年,所带学生在学习态度和成绩上均有很大提升,共培养200余名学生进入深圳五大名校”。经查,其发布的师资团队信息内容与事实不符,教学成果无法证实真实性,属于实施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违反《 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其立即改正价格违法行为,停止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对其价格欺诈违法行为罚款50万元,对其虚假宣传违法行为罚款200万元,合计罚款250万元。

深圳市蓝天教育培训学校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宣传“教研团队超过85%的教师来自清北及985、211大学”,部分老师成绩考核水平、入职情况以及相关获奖信息失实。宣传所称XX老师履职、学习经历,XX老师“2013年100%的中考升学率、2013年86%的本科升学率”“XX老师2020年包揽中考语文A+上百人”“XX老师2020年应届班优秀率80%以上”等信息,但无法提供真实性的证明材料,其行为属于实施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责令其立即停止虚假宣传违法行为,对其虚假宣传违法行为罚款200万元。

据介绍,2020年深圳市接收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1.01万件,今年第一季度,深圳市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达到2944件,不少家长反映均遇到培训机构没有办学资质、虚假宣传、退费难等情况。为此,在对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专项检查和严厉打击的同时,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家长,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机构对培训课程内容和教学效果所做的宣传或者承诺,做到不轻信、不盲从,有怀疑时应要求培训机构提供相应证明材料证实,其次仔细查看培训合同,合同条款尽量做到内容全面表述明了,不会产生歧义误解。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要及时留存相关证据材料,并拨打12315进行投诉举报。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黄劼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浙江全面启动2021年食品安全宣传周
·浙江仙居开展打假专项行动
·江西严厉打击侵权假冒 守护传统节庆市场...
·福建省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问题
·决战“6•18” 玩出新高度
·保养费用高 搭售保险 浙江海宁发布汽车...
·杭城商场年中庆频频出招 消费者货比三家...
·民俗游、非遗游、红色游、文博游百花齐放...
·杭州非遗项目,串成了闪闪发光的文化旅游...
·计量器具如何控制、要怎么维护保养?避免...
·求真实验室、食品谣言粉碎机…… “你点...
·杭州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为平台经济体检把...
·中央空调苦等“另一半”,半年未能安装
·15部电影扎堆上映 总票房仅4.6亿 ...
·最新汽车安全指数测评结果发布 耐撞性及...
·斩断恶意“薅羊毛”的网络黑手
·免费式宣传有条件兑现是一种消费误导
·现场解决消费纠纷
·2021年消费维权对话暨放心消费创建工...
·“网红玩具”受消费者喜爱 安全吗?应该...
·料理包制餐是方便还是“没锅气” 你接受...
·端午假期旅游市场有这些新动向
·功能性食品究竟是啥 细听业界专家怎么说...
·北京《住房租赁指南3.0》为毕业生租房...
·“二手”市场升温 银发市场是下一步要瞄...
·大数据不但能“杀熟”还能“杀生” 仍需...
·“预约旅游”渐成“新风尚”
·消费者对临期食品认同 商家的售卖行为要...
·个人征信纠纷频发 专家:征信信息监管尚...
·监管收紧社区团购“降虚火” 抛弃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