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 刘浩)“五一”期间,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接到投诉举报1406件,其中,投诉1075件、举报331件,解答咨询634件,交通工具、食品、服装鞋帽等诉求相对集中。 统计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接到投诉举报数量同比增长11%,餐饮住宿(287件)、食品(155件)、服装鞋帽(62件)、交通工具(45件)、文娱体育(38件)等诉求量居前。 小长假“出游热”带动餐饮住宿、文娱体育、交通运输等诉求升温。假日期间,涉及餐饮住宿、文娱体育、交通运输类投诉举报分别为287件、38件、32件,同比均有所增长。主要反映餐饮店控烟不力、卫生状况不佳、餐饮食品疑似含异物、未明码标价、住宿服务爽约、假日观影游乐和客运票务纠纷等。 消费者杨某称,在某店就餐消费294元,经营者未明码标价。薛某称,在线预订唐山某酒店,入住时却被告知“无订单信息”。王某称,在线订购常州恐龙园门票,因经营者出票操作失误,导致其无法入园。唐某称,在线订购宁波至曼谷往返机票,到达机场后发现无订单信息。 食品、服装鞋帽、交通工具等诉求相对集中。假日期间,涉及食品、服装鞋帽、交通工具类投诉举报分别为155件、62件、45件。主要反映食品(如食用农产品、肉制品、粮食加工品等)品质不佳、虚假优惠折扣、低标高结,服装鞋帽质量瑕疵、标签标识不规范;家用汽车刹车异响、方向盘故障、车内甲醛含量超标等。 消费者李某称,在线订购一款酸奶,网页标示八折优惠,实际仍按原价出售。贾某称,在某超市购买速冻水饺,标价26元,实际被收取33元。缪某称,其购买的高档休闲裤有破损,联系经营者却遭推脱。 目前,上述投诉举报已转至上海市各区市场监管局和消保委协调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