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发布《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取消信用卡滞纳金,对于持卡人违约逾期未还款的行为,发卡机构应与持卡人通过协议约定是否收取违约金,以及相关收取方式和标准。发卡机构向持卡人提供超过授信额度用卡服务的,不得收取超限费。发卡机构对向持卡人收取的违约金和年费、取现手续费、货币兑换费等服务费用不得计收利息。(据4月17日《中国青年报》)
银行对信用卡用户收取滞纳金,最早采取的是“全额罚息模式”,哪怕用户只差1元未还也按全额计息,经常出现“天价滞纳金”案例,甚至发生过数千倍的罚息,严重增加了持卡人的负担。因此,公众对信用卡滞纳金非常不满意,舆论强烈要求取消之,后来银行改为容差还款、分段罚息,降低了滞纳金额度,但仍然不合理。如今央行决定取消信用卡滞纳金,信用卡费用市场化,显然是顺应民意,降低持卡人的借贷成本和风险。
信用卡是市场进入消费时代的产物,由于其是建立在“先消费后还款”的模式上,且给用户提供了一定的免息期和透支额度,持卡人在刷卡消费时,容易产生一种“白花钱、占便宜”的幻觉,从而忽视了超期还款的违约风险,甚至于漠视自己的经济能力,而盲目刷卡过度透支,遭受高额罚息,导致背负上沉重的卡债。
同样,银行为了扩大信用卡业务,竞相争夺信用卡份额,盲目追求发卡数量,却忽视了持卡人的经济风险,在办卡时经常违背原则,没有认真审核申请人的资格,甚至连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的学生,也成为银行争抢的对象。如此也造成信用卡市场混乱,违约行为频发,坏账率非常高,给金融机构和用户均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银行取消滞纳金之后,需要防范持卡人的道德风险,把控透支底线,及时提醒持卡人归还欠款,必要时终止相关服务,避免持卡人无限期拖欠贷款,甚至钻漏洞恶意透支额度,导致信用卡信贷资产恶化。因此,银行在办理信用卡时,要严把资格审核关,不要为抢市场而降低标准,将业务重心由办卡转向消费信贷服务,营造健康有序的消费信贷市场,以优质服务赢得用户。同时,持卡人也要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量力而为,不要滥用刷卡透支权利,避免沦为“卡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