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广东省消委会测试发现:防蓝光贴膜效果有限
 
2019-11-11 09:11:48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记者 黄劼) 手机、平板电脑的护眼模式有降低屏幕有害蓝光的作用,防蓝光贴膜对有害蓝光具有抑制效果,但作用有限。11月8日,广东省消委会联合韶关和中山两地消委会对手机、平板电脑屏幕对眼睛影响及防蓝光贴膜效果比较试验的结果发布,解开消费者对这类型电子产品方面的疑问。

电子产品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影响使用者的眼睛健康。为保护眼睛,很多消费者选择了具有护眼模式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或者为电子产品选配防蓝光贴膜。但是,护眼模式是否真的“护眼”?防蓝光贴膜真的可以防蓝光吗?消费者应如何保护眼睛免受蓝光影响?带着这些问题,广东省消委会联合韶关市消委会、中山市消委会于 今年4月至9月,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莱茵技术监督服务(广东)有限公司,开展了手机、平板电脑屏幕对眼睛影响及防蓝光贴膜效果比较试验。

据介绍,这次比较试验选择了消费者使用十分广泛、社会关注度很高的电子产品和屏幕贴膜作为比较试验的对象,并以与消费者眼部健康息息相关的屏幕蓝光作为测试项目。在测试样品选择方面,手机、平板电脑的选取综合考虑了品牌市场占有率及销量、屏幕材质、产品价格分布以及产品发布时间等因素。另外,为了让比较试验工作更具广泛市场代表性,比较试验的样品数量较多,共计51款,涉及品牌34个,其中手机购样价格从799元到6050元不等,平板电脑购样价格从679元到2788元不等,防蓝光屏幕贴膜购样价格从17.8元到358元不等。

比较试验除了测试市场上主流手机、平板电脑的护眼模式是否有效外,还对防蓝光屏幕贴膜是否有效降低蓝光,商家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进行了分析,比较试验兼具广度和深度。在结果的应用上,根据比较试验的结果,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指引和提示,尤其是对于儿童青少年等特殊群体,另一方面为电子产品和贴膜生产厂家、经营者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此外,还就完善标准,加强行业监管,规范企业经营提出意见。

试验结果显示,护眼模式(低蓝光模式)开启后可以起到降低手机和平板电脑屏幕蓝光辐射比、提升屏幕蓝光峰值比、降低屏幕亮度和降低屏幕色温(使屏幕变黄)的作用,使蓝光波段总能量和蓝光波段峰值能量均得到抑制,从而降低屏幕有害蓝光辐射对眼部健康的损害。护眼模式确有降低屏幕有害蓝光的作用,推荐开启。

对于贴膜能否有效防蓝光试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品牌的手机防蓝光贴膜有降低手机屏幕蓝光辐射比的作用,但总体来说效果并不是太明显。部分手机贴膜则基本没有抑制蓝光辐射的效果。同时,同一样品由低蓝光模式开启引起的屏幕蓝光辐射比的降低值与由贴膜引起的屏幕蓝光辐射比的降低值对比后,发现由低蓝光模式开启引起的屏幕蓝光辐射比的降低百分比约为40%,而由贴膜引起的屏幕蓝光辐射比的降低百分比仅约为15%-20%。所以,防蓝光贴膜对有害蓝光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作用较为有限,不如护眼模式效果显著。

比较试验还发现,电子产品的护眼模式(低蓝光模式)开启后可以起到降低屏幕亮度作用。但是,虽然同款电子产品的屏幕亮度越低则蓝光辐射也越小,但屏幕亮度不一定就是越低越好,屏幕亮度过低时可能会导致频闪频率过低,同样会对眼睛造成伤害。另外,使用者所处的环境光照明度也需与屏幕亮度匹配,长期在环境光照度明显高于或低于屏幕亮度的条件下使用电子产品,都会很“伤眼”。环境光照度明显低于屏幕照明度时观看屏幕还容易导致眩光。所以,屏幕亮度的高低以眼睛感觉舒适为宜,同时环境光照明度也要与屏幕亮度相匹配。

在这次比较试验还发现,护眼模式(低蓝光模式)开启后可以起到降低屏幕色温(使屏幕变黄)的作用。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光辐射相对较多,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光辐射的比例增加,称为“冷光”。很多消费者可能会认为屏幕色温越低,蓝光辐射也越小,对眼睛越好。但实际上屏幕色温并不是越低越好,屏幕色温与用户眼睛色觉习惯差异过大时会对视网膜产生刺激,色觉搭配失调或异常都会引起眼睛的不适,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容易导致视疲劳和近视。屏幕色温的高低应以眼睛感到舒适为宜。

综合这次比较试验,可见护眼模式的开启对样品屏幕的有害蓝光辐射确能起到抑制作用。而防蓝光贴膜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标称具有防蓝光功能的贴膜能起到一定的抑制屏幕有害蓝光辐射的作用,但所谓防蓝光贴膜并未真正具有“防蓝光”所传达出的隔绝大部分有害蓝光辐射的作用。同时,比较试验还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样品未设置护眼模式(低蓝光模式)开关、屏幕生产商信息未标注、护眼模式开启后屏幕色温降低过于明显、宣称有防蓝光功能的贴膜并没有防蓝光效果等。

广东省消委会结合此次发现的问题,建议企业不断完善产品功能、增强责任意识,杜绝虚假和夸大的广告宣传;建议相关单位加强研究,完善目前国内外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屏幕对人眼健康危害评价标准;提醒消费者使用电子产品时,一要尽量选择有护眼模式的产品,二要注意打开低蓝光模式,三要正确看待防蓝光贴膜功效,四要养成并保持健康用眼习惯。此外,家长要特别注意对青少年选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正确引导。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黄劼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