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消费网 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随着网上转账越来越便捷,很多消费场景也转移到了这些聊天工具上。常常是,消费者网上看中了某种商品,马上就加店主的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聊天聊高兴了,很容易轻信“热情朋友”的承诺,顺手就付了定金甚至是全款。这种“激情付款”实际上违背了基本的交易原则,轻则让自己失去后续谈判权,陷入被动,引发消费纠纷;重则落入网上骗子的陷阱,上当受骗,损失钱财。 最近,四川消费网接到多起网络购物投诉咨询。分析表明,引发投诉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不法商家利用社交平台的方便和支付的便捷,采取低价、虚假承诺等手段,诱导消费者“激情付款”,消费者发现上当受骗后,再找卖家时发现已被对方拉黑,无法联系。 案例一、林先生投诉称,通过某网购平台加了卖家的微信,通过短短几分钟聊天后确定购买一只价值2700元的银点猫,并立即通过在线支付方式付了款。卖家说2天左右发货,之后却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诿,直到6天后才发货,还是一只病猫。发现问题后,林先生立即找卖家,发现微信已被卖家拉黑。 案例二、尤先生有一批物品需要运回老家,在网上搜索到一家物流公司,立即加了联系人的微信聊了起来。对方告诉他运费1.8元一公斤,这样算起来,总运费只有250多元。尤先生信以为真,当即支付定金200元。拉走货物后,运费竟变成了1.8元一斤,此外还有打包费、装车费、接货费、中转费等,共计要收费934元。还威胁说不给钱就扣货。 四川消费网提醒消费者: 1、网络购物要找合法网络平台和正规商家。添加了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的“朋友”并不等于就是朋友,不可轻信对方的承诺,要时刻保持交易理性。 2、在交易过程中,卖家如果变更收款对象,这时一定要警惕,背后可能有猫腻。 3、如果一定要向卖家私人转账,要坚持货到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