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警惕:屏幕共享成新型诈骗手段
 
2021-09-26 09:01:05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聂国春) 近年来,随着线上会议的广泛运用,“屏幕共享”的使用也逐渐普及,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利用,以实施新型诈骗。北京银保监局近日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远离屏幕共享骗局。

沙女士接到“00”开头的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她户籍所在地的“警察”,让她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网站查看“逮捕令”,并要求她添加办案民警QQ号接受调查。沙女士登录网站后,看到“逮捕令”,心里顿时慌起来。

之后,对方以查验资金流水为由,要求沙女士下载某视频会议软件APP,打开“屏幕共享”功能,登录银行账户,将余额展示给对方查验,并将钱转至她本人名下另一张银行卡。沙女士完全信任对方并进行了转账。在此过程中,对方获取了沙女士的脸部认证,进而直接盗转了沙女士银行卡内资金。

仅仅是共享屏幕,沙女士账户里的钱怎么就不翼而飞了呢?北京银保监局表示,屏幕共享功能会把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全都记录下来,并同步让对方看到,不法分子可以实时监控用户手机的所有操作,不仅包括输入密码、解锁的过程,还有弹框显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内容。由此,不法分子就轻松获得了受害人的银行账户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等,从而转走受害人卡内资金。

对此,北京银保监局指出,除了像沙女士遭遇的冒充公检法骗局外,目前“屏幕共享”类诈骗还出现在“快递理赔”“网购退款”“注销校园贷”等套路之中。

那么,如何防范此类骗局呢?北京银保监局为消费者支了四招:

知风险。共享屏幕存在极大风险,对方能清楚地看到出现在自己屏幕上的所有内容,应保持警惕,切勿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不共享。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与陌生人开启屏幕共享,不在屏幕共享时打开支付软件、银行账户等操作界面或进行涉及输入密码、转账汇款等相关操作。另外,对本人面部、指纹、虹膜等生物识别信息也千万不可泄露,避免重要信息被不法分子窥取。

速报案。如发觉自己或家人可能被骗,应第一时间报警。同时,尽快致电银行客服热线办理卡片挂失,及时止损。

勤更换。要养成保护自身数据安全的习惯,建议在不同银行和不同网站中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及登录密码,密码尽量复杂。同时,建议每个银行卡设置不同的交易密码,以防发生一个密码丢失、多个账户受损的情况。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聂国春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8月我国新能源车产销量首超30万辆
·二手车消费活跃 今年前7个月交易近千万...
·重庆:全力守住特殊食品安全防线
·北京昌平专项检查特殊食品
·你点我检 走近群众
·车辆刚保养完就熄火拉缸 到底谁之过
·外卖包装收费“吃相”别太难看
·寻找浙江最好吃的7座小城
·双循环重点在内循环 内循环重点在促消费...
·游戏主播跳槽就窃取了原平台用户及流量?...
·瑶山遗址公园29日试开园 门票免费需提...
·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拒绝套路,反...
·保障合法网址链接正常访问 互联网平台间...
·包裹上塑料一层又一层?电商快件将告别二...
·鉴定泡水车须防“道德风险”与“神仙打架...
·浙江嘉兴南湖全力保障丰收节主会场食品安...
·2021“知识产权知识进校园”活动走进...
·湖北武汉:专项抽检“网红餐厅”保障节日...
·入驻杭州线下品牌集合店,意式功效护肤品...
·传承红色基因•追梦扬帆启航 新时代大学...
·全网火爆 月销超过1万的不少 睫毛液是...
·丰收节上庆丰收 丰收节话丰收 丰收节上...
·浙江绍兴净化“双节”白酒市场
·辽宁 “网剑行动”严厉打击“二选一”“...
·东北新米上市了“看、摸、闻”三招辨别“...
·“适时而食”,秋天的蔬菜扎堆上市
·单个品牌卖出超1亿袋 即食鸡胸肉“起飞...
·56个新职业出道:你熟悉的外卖小哥、奶...
·国庆档旅游预定高峰来临
·杭州知识产权法庭成立四年发布运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