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当心以“拍卖”为幌子的骗局
 
2021-12-02 09:44:02   杭州网

当心以“拍卖”为幌子的骗局(以案说法)

【案情】杨某伙同他人先后成立了多家拍卖公司,并安排公司业务员诱骗被害人,谎称粮票、油票等物品是“收藏品”,公司能将这些物品在境外免费高价拍卖,并以免费鉴定和包装为由,诱骗被害人携带“收藏品”到公司面谈。

其后,公司会对被害人带来的“收藏品”进行拍照,设计拍卖品图册,并现场“鉴定”和“评估”价格;同时虚构公司曾在国外多地成功高价拍卖的事实,诱骗被害人与公司签订《艺术品委托拍卖合同》。签订合同后,公司要求被害人购买价值5000元至数万元不等的公司“藏品”成为会员,此后才能够享受境外免费拍卖服务。

经查,被害人花5000至数万元高价购买的公司“藏品”仅价值几百元或几十元,共计被骗取3000多万元。检察机关对杨某等28人以诈骗罪依法提起公诉,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对杨某等多名被告人以诈骗罪论处。

【说法】检察机关表示,犯罪嫌疑人以委托拍卖为诱饵,通过虚假宣传、虚构具有海外拍卖能力、向被害人夸大所出售字画等物品的价值,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被害人高价售卖物品,骗取被害人钱财。因此本案是打着委托拍卖幌子所实施的诈骗犯罪。

检察机关提醒,此类“以拍卖之名行诈骗之实”的案件具有犯罪时间长、人员流动性大、诈骗手段隐蔽性强等特点。由于涉及拍卖专业领域,犯罪分子往往会利用被害人不了解拍卖“行规”的心理,夸大获利前景,以骗取被害人钱财。而在给被害人造成财产损失后,则往往以“流拍”或者“拍卖属于风险投资”等为借口规避责任。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 张 璁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商业健康险关注“银发”市场 老年保险产...
·大型电商平台向下挖潜
·机票百元次卡受热捧 航司通过扩大需求补...
·加拿大鹅,为何屡出“幺蛾子”?
·“国潮”澎湃,如何因势利导赋能中国品牌...
·银保监会加强保险集团公司监管
·汽车零部件行业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潼关肉夹馍式商标维权不能再逍遥
·川渝两地消委会携手走进商超开展消费体验...
·山西30名志愿者踏上消费维权新征程
·浙江浦江:无人销售模式提升放心消费“信...
·浙江宁海:“街长制”助推消费环境街长“...
·浙江景宁构建放心消费体系 打造共同富裕...
·浙江推动放心消费建设质量再提升 领跑“...
·把普通糖果当保健食品高价出售,罚!
·12月1日起 上海部分食品经营许可事项...
·冬天的关键词:闪闪发光小食堂
·自动扣费成了潜规则? 不少人吃过这些“...
·靠“边角料”实现零食自由?
·杭州积极探索“智联查”新模式,助力公示...
·“你来点我来检” 走进萧山高速服务区
·口罩中环氧乙烷残留引发关注 杭州市食药...
·发动机故障灯频繁亮起 两个月维修四次无...
·丰收稻谷忙 助农正当时
·提供更为便利的数智化服务 2.0版本数...
·杭州新物种 共有产权保障住房 谁能买?...
·热搜了一天 杭州的加拿大鹅线下店可以退...
·“放心消费 无忧双西”品牌再升级 数智...
·萧山22家浙江省镇街食安办通过星级评定...
·老年代步车生产销售使用乱象调查:多数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