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警示
消费警示
银保监会:警惕“免费领取”“首月1元”等套路营销
 
2022-01-21 08:47:00   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打着金融业务名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的套路贷以及非法集资等一直都是国家严厉打击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制捆绑搭售、误导销售、砍头息等“套路”行为也严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1月20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首期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防范“首月0元”“免费保障”等为噱头的套路营销。

风险提示称,“套路贷”“套路保”等营销行为侵害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财产安全权。

首先,片面信息披露、隐藏产品风险等套路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在贷款营销中,要警惕类似“套路贷”的营销宣传行为,如息费不透明,故意模糊借贷成本,不明示年化综合资金成本、还本付息安排等。银保监会消保局指出,有的借款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取了高额费用,所谓“零息”名不副实。比如借款人有的遭遇了“砍头息”,有的贷款后发现还须支付担保费、服务费、保险费等,真实的贷款成本很高。

在保险营销中,保费交纳前轻后重、层层递增等“套路保”行为也是以“优惠”之名进行诱导。比如片面宣传“首月0元”“首月1元”“免费领取”,以“零首付”等套路给人优惠错觉,实际上是将保费分摊至后期,消费者并未真正享受到保费优惠。此外,还有炒作“限售、限时、限量”,不如实、不准确介绍产品责任、功能和保险期限,或以银行存款、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名义宣传销售保险产品等销售误导行为。有的消费者就因所谓“免费”“限时”等套路,被误导投保了不需要甚至是完全不了解的保险产品。

其次,互联网界面设置暗藏套路侵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风险提示称,当前,通过互联网购买金融产品、使用金融服务已十分普遍。部分机构在互联网页面中暗藏各种套路,给消费者自主选择设置障碍,使一些对智能设备使用不熟悉的老年消费者、对金融产品风险定价不敏感的消费者、或者缺乏理性消费观念的消费者更容易被套路。

比如,一些互联网保险营销广告界面设置不规范、不清晰,在页面中诱导消费者勾选“领取保障”“自动续费”等选项。此外,还有平台以默认勾选、强制勾选等方式进行捆绑搭售,强制要求消费者购买非必要的产品或服务。

再次,网贷营销不当诱导套路侵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在购物、媒体、社交、游戏等互联网场景中,借贷产品广告泛滥,平台直接提供贷款服务或为贷款业务引流以完成流量变现,在产品推广、展示或支付等环节诱导消费者优先使用消费信贷。

一些机构或平台基于自身大数据资源优势对消费者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和滥用,引导甚至操纵消费者需求,比如不顾消费者综合授信额度、还款能力、还款来源等情况,一味地诱导消费者借贷、负债、超前消费,这种利用优势地位不当诱导消费者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也侵害了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最后,套路贷等违法犯罪侵害消费者财产安全权。套路贷、非法集资、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变换马甲,打着金融创新、金融服务等名义,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比如,有套路贷打着“创业”“求职”“美容”等名义,用提供就业、培训、医美等服务作伪装,在校学生、求职人群或盲目追求高消费人群等更易上当受骗。还有不法分子利用一些债权债务人群急于解困、收回资金的心理,打着债事化解、债事咨询服务等名目收取高额服务费,实则是真收费,假代还的非法集资或金融诈骗。

提醒:合理信贷 警惕套路

针对上述风险或问题,银保监会消保局提醒消费者,借贷有成本,应坚持适度负债、理性消费观念,养成良好的消费还款习惯,不要无节制地超前消费和过度负债。在不超出自身负担能力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消费信贷产品的消费支持作用。树立诚信意识,不违规将分期、小额信贷等个人消费信用贷款用于理财、投资、购房、还贷等非消费领域,避免“以贷养贷”“以卡养卡”。更要远离打着“创业”“求职”“美容”等名目的校园贷、不法套路贷等掠夺性贷款侵害。

同时,所有贷款产品均应明示贷款年化利率;保险产品应载明保险责任、除外责任、保费缴纳、保险金赔偿或给付等影响投保决策的重要事项。消费者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需求,从正规机构、规范渠道购买金融产品。要警惕营销中掩饰风险、隐瞒息费等行为,不要仅因为“免费”“零首付”“限时”等营销宣传套路而轻率购买了不了解、不必要的金融产品。

如果个人深陷债务泥潭,要正确看待、依法解决债务问题不被“解债上岸”等说辞迷惑,防范打着债务化解名义的非法集资、诈骗等行为的二次侵害。一旦发现涉嫌违法犯罪线索,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举报。

此外,要提高保护自我合法权益的意识,谨慎对待签字、授权、付费等重要环节,对产品或服务有异议的,可以通过正常投诉渠道反映,不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恶意投诉,更要警惕非法“代理维权”侵害。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聂国春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川渝消委会:减少聚集扎堆 提倡网络拜年...
·广东省消委会放心消费环境创建工作成效显...
·甘肃省定西市消协荣获消费维权先进集体称...
·黑龙江牡丹江市严查冷冻食品 确保节日食...
·黑龙江牡丹江市约谈公立医院 规范核酸...
·合肥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查办各类违法...
·广西玉林开展“铁拳护老”净化保健品市场...
·武汉:检查年货商品 确保放心消费
·摆牛头卖猪肉,查处!
·长春双阳:“清风行动”向非法销售野味亮...
·福建龙岩加强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 保障群...
·江西高安狠抓节前市场检查
·西安:直接入口散装食品宜预先装袋称重、...
·屈臣氏、丝芙兰、茶百道等商家线上线下标...
·滑雪场上的“小乌龟”火了
·《商家的跨境电商课程在“蒙人”?》后续...
·《健身课程无法退 转让还需手续费》后续...
·年夜饭好不好? 萧山开展“年夜饭”专项...
·因员工回乡,健身房要等年后才开业 会员...
·1年期LPR3.7% 5年期以上LPR...
·“甜蜜产业”收获甜蜜 2021年杭州出...
·本周肉菜供应量 均有增加
·春节美味放心菜上餐桌 家门口的超市就有...
·上千一瓶的啤酒你喝过吗?大厂连推高价啤...
·有问必答!春节留杭消费券申报热点问答来...
·虎年春节假期去哪玩?西湖西溪帮你安排好...
·中消协发春节消费警示 理性看待打折促销...
·“千岛农品”7项14个品类农产品 团体...
·萧山年宵花市生意俏
·“青花椒”遭“魔幻诉讼” 通用名称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