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嵘(本报评论员)
5月10日,白云山发布公告,称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驳回了加多宝(中国)公司、广东加多宝公司“七连冠”系列广告语案的再审申请。至此,加多宝“七连冠”案以彻底败诉告终,加多宝与王老吉之间的“中国第一罐”之争就此终结。(据中国新闻网)
2000年,加多宝母公司鸿道集团从王老吉商标的持有者广药集团手中租赁获得商标使用权,从此王老吉被经营得红红火火,尤其经过汶川地震上亿元的捐赠,使得王老吉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然而从2012年起,广药和鸿道集团分道扬镳,广药收回了“王老吉”商标的使用权,从此两家公司陷入了没完没了的官司诉讼,昔日的合作伙伴成为了冤家对头。
从分家的那刻起,两家公司陷入了严重的内耗。为了尽快重新占领市场,王老吉改名加多宝那一年,也就是2012年的广告费就投入了50亿元,2013年则是接近百亿元。这种砸钱的速度,其目的就是击垮对手,占领市场,远远超出了实际需要的营销支出。而王老吉的持有人广药集团也步步紧逼,通过法律程序将“四大核心资产”王老吉商标、红罐包装、配方、“怕上火”广告语全部收回。
2014年3月24日开始,加多宝中国、广东加多宝陆续在其官方网站、报刊媒体和各大超市等宣传“国家权威机构发布:加多宝连续7年荣获‘中国饮料第一罐’”、“加多宝凉茶荣获中国罐装饮料市场‘七连冠’”等。王老吉立刻提起诉讼,他们认为,加多宝进行上述宣传系故意混淆是非,意图侵占附着于王老吉凉茶上的巨大商誉,让消费者误认为加多宝凉茶就是王老吉凉茶,其行为严重侵害了广药集团及王老吉大健康公司的合法权益。
从资源的角度来说,两家无论通过正当竞争或是不正当竞争都耗费了很多资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对王老吉和加多宝各自的资源以及社会的资源是极大的浪费。两家本来是合作关系,共同合作创造出一个民族品牌,无论对谁都是好事,企业合作相当于博弈论中的“囚徒博弈”,互相合作双方共赢,彼此利益最大。而双方敌对是最坏的一种方式。
“中国第一罐”之争虽然就此终结,但恐怕两家的内耗还在继续。这样彼此没完没了的缠斗方式,只会使得两家凉茶公司彼此都精疲力竭,内耗了这么多年不如彼此坐下来好好谈谈,还有什么好的合作方式让彼此受益,抛开过去的成见,不要想着把谁弄死,而是彼此交换长处想办法共赢。
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来看,王老吉加多宝之争就是个悲剧,它没有让效益最大化品牌最大化,而是使双方陷入了最低级的“互撕”。从这个角度说,加多宝侵权案并没有赢家。
从社会资源的角度来看,王老吉加多宝之争就是个悲剧,它没有让效益最大化,而是使双方陷入了最低级的“互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