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场、超市、景区等建立消费维权联络站,开辟消费争议快速处理绿色通道,及时化解消费纠纷;在大型商超建立错价退赔制度,鼓励经营者先行赔付;运用多种消费维权手段,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
记者近日从区市场监管局获悉,结合近年来的消费投诉举报实际,今年4月,南湖区市场监管局、区消保委专门发文,明确要采取四项措施,包括强化消费维权组织建设、适时发布消费警示预警、努力搭建和解争议平台和充分运用消费维权手段,进一步优化市场消费环境,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目前,南湖区已在梅花洲景区、电子市场、老佛爷购物中心、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南湖高速服务区等地建立了消费维权联络站。今年,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消保委还按照全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在恒丰银行、八佰伴商贸综合体等设立消费维权联络站。最近,恒丰银行消费维权联络站已建起来。
消费维权联络站为消费者建立了快捷便利化解消费纠纷的平台,进一步扩展了消费维权工作覆盖面,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可以减少误时误事、徒劳奔波、耽误行程等麻烦。
今年初,市区多家大型商场都建立了错收价款退赔制度,商家多收价款要加倍退赔。今年,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消保委将在市区13家商超错价退赔制度的基础上,推崇企业诚信联盟承诺,践行经营者首问和先行赔付制度,对具备条件的大型商场超市、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网络交易平台、电视购物平台,鼓励建立消费环节经营者先行赔付制度。
同时,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消保委还努力搭建和解争议平台,推动在大型商超、重点景区、垄断行业等消费集中场所建立消费争议快速处理绿色通道,促进消费纠纷就近投诉、就近化解。
近三年来,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消保委共实施“诉转案”57起,涉案金额高达200多万元;积极与区人民法院协作,完善落实消费领域诉讼调解对接机制,探索建立消费纠纷独立非诉第三方调解组织;积极开展行政约谈,引导生产经营者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责任。
针对手机、汽车等商品类投诉以及美容、餐饮等服务类投诉增多的实际情况,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消保委加大对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专项整治力度;进一步开展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抽样,仅2015年就抽样140批次,对47个不合格案件全部移送;加强对“星期狗”、车库开店、店外设摊、一对一教育机构和房产等消费投诉疑难杂症进行部门会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