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舌尖上的安全捍卫者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直以来,食品安全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我们吃的东西安不安全?食品添加剂有什么危害?谁在监管菜场超市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制定能不能跟上进步的节奏?为了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工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构建食品安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6月14日,以“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2016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启动,浙江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也于当天正式成立。 21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6月13日至6月27日是我国的 “食品安全宣传周”,宣传周期间,省食安办、省委宣传部、农业厅、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局、食品药品监管局、检验检疫局等21个部门围绕各自职能设计了54项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包括“青春使命·护航G20”大学生志愿者暑期食品安全社会实践活动、食用林产品“三大一严”和餐桌安全三年治理行动的系列宣传活动、进口食品安全社区行、食品安全大讲堂等。
同时,各部门还将积极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对日常生活中公众关注的食品谣言和误区进行权威解读。
浙江省副省长朱从玖表示,食品安全工作量大面广,要做好这项工作,单靠政府和监管远远不够,需要发挥各方力量和优势,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负主体责任、行业自律、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共治格局。建立多元主体参与共治
目前,我省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向好,但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比如,食品产业发展迅猛,而企业质量安全管理相对薄弱;监管对象多、任务重,而监管能力尚未完全跟上;群众食品消费多样化与安全需求间的矛盾较为突出等。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靠监管部门一己之力显然是不够的。
此次成立的浙江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首届52名委员在现场被授予聘书,他们中有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公共政策、危机应对方面的专家,也有多年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风险管理、标准制定,应急处置等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
记者了解到,浙江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作为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决策咨询机构,主要承担食品安全技术咨询、政策建议、科普宣传等工作,由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广泛推荐、精心遴选、好重择优产生。
朱从玖副省长要求,专家委员会委员要坚守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切实履行好专家委员会职责;要发挥智库作用,开展理论研究和专题调研,为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积极出谋划策;更要当好桥梁纽带,积极参与各类宣传活动,向公众传播科学、传导知识,引导公众理性判断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