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将于七月起正式实施,中国消费者协会19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七成消费者对国内保健食品市场不满意,超过六成的消费者不相信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
中消协的调查报告显示,约七成消费者对国内保健食品市场总体评价“不太满意”,满意度只有三成。此外,超过六成的消费者对市场上所谓“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信任度较低,有超过四成的消费者表示,他们“经常遇到”保健食品冒充药品的现象。
中消协表示,通过调查看出消费者对所谓“保健食品”市场满意度偏低,对虚假夸大宣传表示不满。
据了解,虽然现行法律禁止普通食品声称特定保健功能(即27项保健食品功能),但仍有不法商家对普通食品进行违法功效宣传,如各种酒标称为“保健酒”并宣称养生和壮阳功能、饼干宣称养胃、饮料标称为功能饮料可以提神醒脑等。针对老年人和病人,会以营销方式夸大虚假宣传保健治疗作用的,其中不少并非保健食品,如食用菌产品宣传抑制肿瘤和调节内分泌、“清断食”果蔬汁宣称排毒养颜和减肥,以及某肝泰胶囊和某护骨胶囊等。此外,一些保健用品、消毒产品等其他产品也宣称各种养生保健和预防功效。如保健膏药宣称强筋壮骨、保健药枕宣称治疗失眠、皮肤消毒喷剂宣称预防性病等,这些产品的功效宣称基本游离在法律法规监管之外。
中消协呼吁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明确保健食品以及其他各类声称保健功效产品的监管定位和职责,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质量低劣、假冒伪劣、虚假宣传等涉嫌违法的行为。 袁国礼消费税改革将开启 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
从多位业内专家获悉,在营改增之后,当前消费税已经迎来改革的窗口期,以纳税范围、征收环节、税率为核心的调整有望加速推进,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产品、高档消费品以及高档服务将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征收环节或从生产转移到零售环节。此外,消费税还有望从中央税改为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我国现行消费税制始于1994年。现行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主要包括烟、酒、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成品油、小汽车等13个税目。
而营改增之后,消费税提速改革的窗口已经开启。据了解,一方面,地方主体税种缺失,消费税有望弥补地方税收缺口。另一方面,增值税将服务业纳入之后,也需要消费税相应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税制结构。本轮消费税税制改革方案的核心内容将锁定在“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征收环节和税率”。
从征收范围来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和部分高档消费品以及部分高档服务将纳入征收范围。与此同时,一些不适合继续征收消费税的产品也将从税目中剔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