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资讯
消费资讯
女子微信找人代购奢侈品买到假货 专家:维权难
 
2016-11-01 09:08:43   杭州网

    “原厂尾单”、“海外代购”、“正品专卖”……随着海外代购发展,微信“朋友圈”代购,已日渐融入市民生活。

    近日,北京的杨云(化)却称遭遇了代购骗局。两年时间,她通过微信个人代购,花费近7万元购买名牌产品,前往鉴定机构后,发现近期购买产品均为假货,对方则拒绝退货换货。专家表示,很难认定代购者为经营者,售假“追责难”。

    目前,杨云已在中关村附近派出所报案。

    两年代购近7万

    住在北京的杨云,是时尚奢侈品的忠实用户,喜欢追逐明星同款,在购物渠道上却一直面临困境。“明星同款买的人多,国内商场很容易缺货断货。”

    为拿到这些“抢手”名牌,两年前,她开始接触海外代购。在网络上输入关键词“意大利代购”搜索,杨云在一个网友回答的帖子上,加上微信号为“zangqin”的个人代购。

    “对方是个年轻姑娘,打扮很时尚,说自己在意大利留学,兼着做代购,平时都去商场购物,比专柜要便宜很多。”杨云表示,自己起初也不敢买,只是一直保持着关注。

    翻看对方的朋友圈,封面即为代购的咨询和购买流程信息。每天发布的信息,都是一些名牌产品照片和价格,偶尔也有显示国外生活的内容。杨云称,久而久之,感觉对方比较靠谱,就购买了一款男士包包。

    “是个黑色包,看起来像是真的,我也没仔细比对,后来就送给了朋友。”此后,她逐渐对这名代购产生信任,并陆续买了五六个名牌包包,其中大部分送了朋友。

    就这样,杨云先后消费近7万元,均通过支付宝或微信转账。其间,她从未产生怀疑,也未索要任何小票或其他票据,仅保留双方的微信聊天和转账记录。

    两次鉴定为假货

    “前几天,我一朋友在网上买了个LV女包,发现是假的就退了。正好我在代购那里买了同款,朋友说这个也是假的。”杨云称,自己随后前往华冠购物中心一层的“奢拍网”进行鉴定。

    工作人员拿出真款包与她代购包包进行比对,“我虽然是个外行,也能看出来代购的包明显粗糙,很多细节都不一样。”

    杨云所鉴定的LV包,专柜价格1.3万元,代购价为1.05万,“价格差别不大,我也不是图便宜,就是商场当时买不到。”在鉴定机构,工作人员仔细翻看了几分钟,回复杨云道,“这是假货,还是做得不是很好的假货”。

    此外,她还花费4800元从对方手中购买一款名牌鞋,专柜价格7000元,同样被鉴定为假货。

    “之前买的要么送人了,要么用久了,我告诉对方,这两样退款,但对方根本不同意。”杨云表示。

    27日下午,在两次鉴定后,杨云选择报警。“警方说要到户口所在地报警,我没见过她,也不知道她在国内住在哪里,只知道她支付宝账号绑定的手机,显示地在陕西咸阳。”

    由于对方是个人经营行为,不同于其他代购在淘宝或京东等开有网店,可以由平台帮助退货、退款,对于后期索赔,杨云很是担心。

    -回应

    微信并非“交易平台”

    据媒体报道,海外代购的名牌产品,大多是“出国一日游”的冒牌货。国外有些大型贸易公司,专门收购中国厂家生产的高仿奢侈品,通关后再将假货洗 白,之后,再以个人代购形式,邮寄或携带回国。商品漂洋过海后再回到国内,商品价值飙升,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假货,愈发横行。

    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表示,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

    对此,微信团队回应称,一直以来提供的都是连接服务的能力,大众所常见的所谓售卖行为和交易,并不是在微信平台上完成的,而是各个应用借助微信的连接能力实现的扩展,“每个账号都是独立的个体”。

    同时,用户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微信使用方法,但前提是合法、合规;对于违反相关法律和微信用户协议的行为,微信会联合权益人进行坚决打击。用户如果在使用微信过程中遇到安全问题,可以通过微信各处的举报入口进行举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编辑:陈俊男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也来说两句: 0条评论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注册]
 
More>>  
·为网络黑灰产业“服务” 这个接码平台被...
·竞拍APP拍字画赚快钱?有人1天损失2...
·网购处方无须处方?无处方者可通过“在线...
·餐馆纸巾必点不可退?浙江一商户因此被罚...
·明年起国内航班停止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
·房地产网上营销热:有房企近半成交在线上...
·从零食手办到机票宠物 盲盒风愈刮愈烈问...
·卫生纸迎“涨价潮” 上市纸企一季度利润...
·从一车难求到“低调离场”,公共自行车怎...
·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漫步)
·集成灶安装不当消费者被炸伤 积极维权获...
·护航夏季食品安全
·夏日安心美妆 江苏南京专项整治化妆品质...
·湖北开展为期7个月的成品油专项整治
·江西开展专项检查规范食用油、蜂蜜市场秩...
·北京顺义开展电动自行车排查整治行动
·上海市消保委测试30款手持式挂烫机:美...
·江苏兴化开展“安全用妆,美丽有法—— ...
·火出圈的“文创雪糕”值得买吗?
·突围新消费 今夏“水战”再起
·4月银行理财收益迎低点 如何挑选合适的...
·一“熊”难求 跟风炒“熊”90后小心变...
·奶茶店玩起了袋泡茶 茶饮界开始流行喝“...
·童年味道火了怀旧零食 这个六一你会为情...
·新卤味登上家庭餐桌 千亿卤味市场还能怎...
·报名健康管理师培训但还未上课 500元...
·浙江将重点打击7大领域的18种违法行为...
·人民币升值 海淘比“618”还划算
·总量调控下,共享单车如何有机融入城市?...
·疫情之下,消费退费不能随便“打折”